强基计划报名本月底截止

发布时间:2022-04-27 期号: 1629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记者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试点高校获悉,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报名4月30日截止,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等部分高校报名4月28日截止。

  符合条件的考生,要在各报考高校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每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是一种新的招生录取模式,实行计划单列,单独报名,单独考核,单独录取。

  各高校在今年强基计划中投入的招生专业均为历史积淀深厚、学科实力雄厚、国家人才紧缺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专业。

  今年共有39所试点高校进行强基计划招生,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今年新增高校。除新增高校外,一些高校新增了招生专业,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专业,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厦门大学新增化学测量学与技术专业,南开大学新增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等。高校在招生省份方面也有所扩大,如西北工业大学新增在北京、重庆招生。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徐延宝表示,今年新增的招生专业加入了几个新兴交叉学科,是国家在战略层面的调整,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如航空航天、智能科技、国家安全等领域。这种调整有利于人才的快速成长。考生报考强基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尽早选好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然后把精力投入高考备考中。

  2022年,部分高校在第一类考生的入围方式上作出调整。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确定入围名单,高考出分前完成校测,如果校测通过,高考分数达到要求则被录取。此外,部分院校对基础学科提出更高要求。如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对数学单科成绩加权赋分;厦门大学要求报考数学类专业考生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25分及以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重点科目的高考成绩加权赋分,对考生专业综合测试成绩划定最低合格线。

  此外,部分高校提高了校测的门槛,规定校测不合格将无法进入录取环节。采用千分制模式的高校也有所增加,如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相较于百分制,千分制模式有效增加了成绩区分度,平衡了高考成绩与校测成绩的功能。

  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均要参加统一高考且成绩达到相应要求。还要在7月初参加报考高校组织的考核,考核分为综合素质考核与体育测试两方面。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被高校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在人才培养方面,各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覃红霞表示,强基计划不是学生升学的跳板,更不是名校捷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具有明显的基础性,甚至是“冷门”。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业负担较重,培养周期较长,一旦录取,在大学期间原则上无法转专业。考生报考时要审慎思考目标院校和专业是否契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能简单将其视为“多一条路,多一种选择”。考生在报考强基计划之前要尽可能多收集数据,做好自我评估,深入剖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个性能力、理想职业和报考动机,多渠道了解目标院校强基专业的学科实力、培养方向、招生情况,选择更契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