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新学期从“心”开始

发布时间:2022-02-28 期号: 1612期

 

  这个假期,冬奥会带来的冰雪激情携着浓浓的年味,在我们心里留下兴奋、欢乐、团圆、幸福的美好回忆,实在令人难忘。不知不觉,同学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在学期伊始的衔接时期,要从“心”开始,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好比上学期更好的学习状态。

  心中有过往,积极反思。“温故而知新”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更是对学习和人生经验的整合利用。认识自我,知长短,才可在新学期有的放矢,明确目标。除成绩外,同学们还可以总结两个维度的情况。第一,努力的真假。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否真的为“求知”全力以赴?我的班上有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非常自信,课上总能举手发言,顺着老师的引导说出正确答案。可我发现他不愿意自己完成文言文知识的整理工作,而喜欢等老师带大家梳理知识,公布答案时把答案记下来,也不重视课后的作业和总结。于是在考试中,他的文言文阅读常会因为拿不准意思而频频出错。“学”须以追求“会”为目的。这位学生并没有真要求自己会。同学们也要好好反思,是否清楚自己回答的问题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位置和作用?工工整整记录的笔记,是否能帮自己将知识运用得游刃有余?反思的目的在于找到更高效的方法。第二,弱势比优势更重要。找到弱势的学科,薄弱的能力点,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当清楚了这两点,这学期的目标就不再是“考全优,考第一”,而是是否真的学会了知识,是否可以灵活运用某个方法以及又突破了几个薄弱点。这些目标可以使同学们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回归学习的意义本身。

  心中知轻重,珍惜时间。“双减”的实施,旨在将同学们从繁重的课内外学习负担中“解救”出来。时间,是关键词。评估时间安排得好不好,是重要内容。如果说所有的课后时间是10,那么合适的课内作业任务所需的时间则是5,剩下的5就应该是自主安排兴趣活动的时间。经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感受到了“双减”助力个性化能力发展的福音。但不排除还有一些学生在这个学期有了退步,究其原因并不在于兴趣时间这部分5的使用,而是同学们将课内的5膨胀到了6、7、8,甚至更多。由此不难看出,同样的学习任务,如果以拖沓懒散的态度来面对,就会让本应高效使用的时间被稀释,不但不能减轻负担提高成绩,反而会因疲惫而低效。成功永远等待善用时间的人。同学们不要迷茫,学会优先重点事项,管控好用时,才能获得个性兴趣发展的空间。

  心中怀天下,期待成长。假期让同学们有时间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在冬奥会上,我们一次次感受着中国运动健儿的奋勇自信,为身为中国人自豪;在疫情面前,我们一次又一次看见“大白”们挺身而出,夜以继日地奋战,我们为身在中国感到心安温暖。这样的感动不因开学而有变化,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感悟到成长的召唤,心中有世界。生活不仅是做题,更要有理想,懂生活,能快乐。

  新学期,希望同学们努力扫去懒散和迷茫,与伙伴们一同翻开青春新的一页。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师  尚 昱)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