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招健康  平安  公平  人文

发布时间:2021-12-29 期号: 1601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许 卉  邓 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5.1万余名北京考生报名参加高考。

  2021年是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的第二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工作,坚持“态度上零容忍”“思想上零懈怠”“工作上零差错”的标准,加强制卷、运送、保管、分发、回收等试卷流转各环节的安全管理,采取人技联防、一岗多控等手段,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实现试卷流转全程可追溯,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

  经过各区、各部门和全市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2021年高考命题、考试、评卷、录取等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平安招考”工作目标。

  健康高考:  接种疫苗、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完成3个百分之百

  “体温正常,可以通过。”“请同学们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这是2021年北京高考考生走进考点接受检查的一幕。

  2021年,考生身份核验首次“刷脸”。考点用人脸识别取代了往年的手动检验考生证件,减少了人员接触,部分考点还专门设置了考生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以减少人员交叉。为确保安全,每名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合格才可进入考点。而在此之前,每一名考生都完成了考前14天健康监测。一线考务工作人员百分之百接种疫苗;全体考试工作人员百分之百进行核酸检测;对全体考生百分之百进行考前14天健康监测,开考前,疫情防控“三个百分之百”工作目标均已实现。

  安全是考试招生工作的底线和生命线。认真测温、精准防疫,为实现健康高考做好充足准备,每个考点校都配备了1名专业防疫副主考,负责疫情防控常规工作和突发情况处置。全市设置备用考点17个、备用考场321个。

  考前,会同卫健部门研究制定《北京市高考、初高中学考疫情防控方案》,组织各考区考点结合工作实际细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工作标准。细化考前、考中、考后等各阶段疫情防控措施。各级疾控中心对市、区、考点三级考试疫情防控工作给予指引,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人员培训的指导,督促检查具体防控工作。部署专业力量对试卷运送车辆、试卷保管场所、评卷场所、分数复核场所、集中食宿场所等各类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指导。考试期间严格落实入场体温排查、考场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科学处置突发情况,妥善安排身体出现特殊情况的考生顺利完成考试。

  为了保障健康高考顺利实施,市卫生健康委成立了“2021年高考医疗急救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高考医疗急救保障工作方案》,在全市90个考点部署急救力量,提供急救医疗保障服务。

  北京市120急救中心调度中心虽每天都要处理高频次的急救保障任务,但在高考期间,该中心的高考保障专席依旧如约“上岗”,凡是与考试有关的急救呼叫都会由分流席工作人员直接转交高考专席,工作人员会优先调度急救力量为“高考”相关人员护航。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介绍,为确保2021年高考保障任务的顺利进行,根据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和市卫生健康委工作要求,北京急救中心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并下发全市急救站点安排相关工作。全市共安排30余辆救护车执行驻点或巡回保障救护任务,与此同时还有日常当班的300辆救护车承担处置突发事件任务。全体急救医疗保障人员全力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平安高考:  多部门携手营造温馨考试环境

  2021年6月7日7时30分许,西城区北京八中考点前维护交通秩序的交警祝承立接到一考生求助,称其由于身份证突然找不到,于是拿着户口簿来参加考试,但是担心不能进考场,便请求民警予以帮助。接到求助后,祝承立立即带领考生找到在附近执勤的西城分局民警,在核实该考生身份信息后,随即协调有关部门现场为该考生开具临时身份证明,并与考点负责同志进行沟通协调,按照应急预案流程,允许该考生持临时身份证明进入考场,最终确保了该考生顺利参加考试。

  高考第二日14时7分许,呼家楼大队指挥室接到一名考生家长求助称,自己驾车在送孩子去高考考场途中,行驶到大望路国贸桥入口时,车辆突然出现故障无法行驶,希望交警提供帮助。接到求助后,大队指挥室民警立刻安排铁骑交警高仕军前往救援。高仕军抵达现场后,搭载考生赶往考点,用时5分钟将考生送至北工大附中富力城校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8日,北京交警为32名考生提供了及时救助。

  这一幕幕过往片段只是相关部门、单位通力合作,确保考生平安高考的个例缩影。为保障2021年高考顺利进行,从考试前夕到考试全程,公安、交管、城管、卫健、公交、电力等国家教育考试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数万保障人员,有些将值守点位迁至考场周边,有的则在原先岗位职责上添加了全新的内容。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默默守护好考生的平安。

  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一处在考试首日联合东花市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安全检查队,对东花市高考考点周边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对考点及周边单位岗位安全责任、用火用电用气、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等关键环节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校园周边不安全风险。在今年高考期间,北京市消防救援全市16个区消防救援支队共投入防火巡视、灭火备勤力量618人、消防车98部,加强与周边34个小型消防站、67个微型站“四联工作”。此外,市区两级119指挥中心提升学校周边火情、突发事件的响应调派等级;考试期间,消防车出警经过考点学校及周边时不使用警报器。组织消防救援站加强对考点学校及周边灭火熟悉调研,修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开展灭火救援演练87次,拉动考点周边小型、微型消防站265队次。

  高考期间,正值汛期,天气复杂多变。北京市气象部门主动对接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等相关部门,成立高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向教育机构和广大考生提供分时段、分区域精细化预报,保障高考安全、平稳、有序进行。各考点设置雨廊,为考生及家长阴时遮雨、晴时遮阳。市气象局派出骨干预报员驻扎北京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进行考点天气实况的监测和预报。针对9日可能出现的降水,提前两天向指挥中心汇报降雨趋势,不断跟进、细化降雨的开始结束时间、降雨量级和雨强等信息,尤其关注各考点进场、离场时的降水情况。

  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考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实现公平高考

  2021年,北京市采取暂不公布排名前20名考生成绩,推迟向各区提供高考成绩数据,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等措施,防止高考状元炒作。

  “XXX考生家长,恭喜你们,XXX今年高考成绩是全市前二十名。根据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的明确要求,成绩发布后,北京今年采取暂不公布排名前20名考生成绩。XXX高考成绩没有公布,不影响他的志愿填报,其可选报任何院校志愿。如有问题,可以随时打这个电话。”2021年,高考成绩公布前夕,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给全市排名前20名学生家长打电话,解释相关情况,防止他们因为查不到高考成绩而焦虑。

  2021年,北京教育考试院严格管理,为录取工作提供坚强保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市招考委的各项工作要求,成立高招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成立高招录取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系列主题活动,把党史教育成果化为提高服务考生水平的生动实践。坚持严字当头,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纪律教育,严守招生工作“八项基本要求”“十严禁”和“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安全、公正、有序。

  克服困难,为考生努力争取优质高校招生计划。与相关部委高校积极沟通协调,推动部分优质高校采取同分全录和扩大投档比例等方式增加在京招生录取人数。适度调整市属高校在京招生计划,考生的升学愿望进一步得到满足。继续实施“农村专项计划”,今年计划招生420人,全部录满,从录取结果看,“农村专项计划”的提档线普遍低于同校同专业的本科普通批次提档线,使农村考生切实得到了实惠,促进了教育公平。

  人文高考:  以考生为本,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温馨高考

  2021年高考期间,19名考生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特殊情况。北京市启用了备用考场。这些考生得以顺利参加考试。这是今年北京着力营造温馨考试环境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北京还开展“2021高考护航行动”,集中开展清理互联网涉考公众账号、点亮权威考试机构网站标识、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舞弊、净化考点周边环境、开展“讲诚信、树新风”教育宣传、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等8项专项行动,加大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为平安高考保驾护航。此外,按照相关规定,北京市还为参加考试的77名残疾、患病等特殊考生提供了合理便利。

  2021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加强志愿填报辅导。编印《志愿填报专刊》《招生专业目录》,优化往年录取数据统计资料,为考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志愿填报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分级分类培训、网上咨询等系列活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志愿填报提示进行详细解读。开展分级培训,发挥中学和高三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主体作用,为考生、家长进行一对一指导,增强志愿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还加强个性化招生服务。根据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在征集志愿录取期间,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各区通知符合条件的未录取考生按时填报征集志愿,共录取779人,效果良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