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日前正式出台。记者从市教委获悉,过程性考核中体育与健康知识将占10分,其考核内容为体育相关的基本常识,考核方式为机考选择题。
改革后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包括过程性考核与现场考试两部分,总分值70分,计入中招总分,包含过程性考核40分、 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内容由原先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成绩、学习态度考核成绩和日常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调整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与健康知识两项。其中,体育与健康知识占10分,考核时间为八年级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知识由各区按照全市统一要求通过机考方式组织考核,考试方式为开卷,按照良好及以上、及格、不及格三类六档分值进行赋分。
目前,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并没有专门的教材,题目包括一些基本常识的选择题,内容都是学生在以往各种学科知识和体育运动中积累下来、逐步渗透的,如体育课中会讲到的准备活动和拉伸运动的必要性、如何控制运动强度,生物、化学课会涉及到不同营养物质的元素、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等。最后,题目的设置也是基于学生的常识和感受,不会使用学术语言,孩子无需动笔,只需要在电脑前进行选择即可。题库中可能还会设计一些图形,甚至有看一段动画片再作出判断的题型。
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依据“22选4”的现场考试方案,学生需要通过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基础性锻炼和积累,才能够达到最终考核效果。新方案中的4类选择项目与原考试方案中只考3项不同,因此现在的初二、初三学生仍按照原本的运动规律和课程安排来进行,中间如果出现太大变化,不利于学生最后的现场发挥。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在接下来一年多的体育锻炼中也要加强过程性和基础性训练,因为在原方案现场考试过程中,也要贯彻本次改革的新理念,注重积累,给予更多学生得高分、得满分的机会。在考试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考生,将会设计补考、缓考环节,不会让学生带病参加测试。同时,也鼓励残疾学生在专业指导下开展日常体育锻炼。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将纳入市、区两级督导考核范围。市教委已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召开了相关部署会。各学校所有干部教师,特别是校长和体育老师要认真学习方案,加强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质量,进行良好的家校沟通。在方案推进过程中,市教委将通过教育督导,在对各校“双减”工作落实的常规检查中,对学校体育课质量、体育活动的开设程度及匹配度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同时还会加入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反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