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招考2021 承梦前行 破浪起航

发布时间:2021-12-15 期号: 1597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2021年,建党百年。疫情常态化下的招生考试形势严峻,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何解决好招考改革的“难点”“痛点”,实现促改革、谋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既定目标,摆在了每一个海淀人面前。

  新一轮中考改革落地

  第一年    587分以上考生无一落榜

  2021年,是新一轮中考改革落地实施的第一年。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全科全学,全科开考,全科赋分。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和落实,海淀区2021年587分以上考生无一落榜。

   “我们认真学习市教委相关改革文件,熟悉和领会改革要点,在结合我区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各项会议及时传达。在向家长大力宣传改革政策的同时,还对改革后的招生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向全区考生发放了分数指导意见。”海淀区教育招生和考试中心中招办主任冯春发说。

  招办制作了统一的填报志愿辅导音像材料,由学校在家长会上统一播放,减少传达环节的信息衰减,减轻学校工作人员压力,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通过区考试中心网站、区教委教育大讲堂等渠道对中考志愿填报进行宣传、指导。针对今年填报志愿的复杂情况,海淀区设计了《海淀区2021年中考录取各批次相关要求一览表》《海淀区2021年中招招生简章快速查询表(海淀考生专用)》,方便家长和考生准确找到相关信息。同时,海淀区继续加大对职技类学校的宣传、引导适合的考生选择职技类学校就读,提高录取率,积极与全市职技类学校取得联系,整合宣传资料,制作《北京市2021年部分职技类学校介绍》,方便考生和家长查询和使用。

  2021年,海淀区安排普高计划近13900人,增幅2%。初中学考中有初三年级18085人(622个考场)参加,23638人(807个考场)参加初二生物、地理科目考试,比去年同期增加近5000人,增幅达到22%,考试人数创历史新高。

  考试在考生增加、考点考场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顺利组织完成,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守护。今年,初中学考体育现场考试比往年增加了50%的工作量。中招办邀请专业医护人员对全体考务长进行安全急救知识培训,考点常驻2辆999急救车和4名医护人员,确保考生安全。搭建凉棚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采用机器和人工双备查机制,确保成绩更加准确,考试更加公平。

  初中学考期间,海淀区有部分考生因本人或家人出行途经中高风险地区而居家观察(或隔离),考试中心经与卫健部门共同研判,启用了备用考点进行考试。考试期间,海淀区结合考生伤病、残疾等特殊情况,对100多名特殊情况考生一生一策,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方便考生应考。

  想考生所想,竭尽全力为考生服务,体现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每年学生体检和英语听说机考第二次考试时间接近,为方便考生、减少人员流动,中招办积极和相关部门沟通,整合工作流程,使外省回京考生和往届生在同一天完成体检、领取准考证等相关事项。

  订制徽章、连廊雨棚  “海淀考试季”成为亮丽风景线

  今年高考前,海淀区1.1万余名高考考生和3000余名高三老师第一次收到“考试季”礼物——一枚精致的高考纪念徽章。

  “我们希望营造具有温馨、平安、人文关怀的高考文化内涵。”海淀招考中心高招办副主任韩冰说, 对每一名高三考生来说,高考不应只是考试日,而是走向另一个人生舞台的重要节日。高考将在他们的人生中画下精彩一笔,而每一名高三老师都经过多次培训和演练,全程参与高考工作,付出了努力,对他们来说,高考是值得纪念的独特记忆。

  徽章外形酷似盛放的向日葵,象征着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暖色系设计希望带给考生亲切温暖的感觉,体现出教育工作者对考生真挚的关爱。花瓣上勾勒出的星球元素凸显了科技感。徽章上“时代新人 承梦前行”的标语是海淀区首届考试季的主题词,鼓励学生承托梦想,勇敢前行,无愧于时代,创造新的辉煌。学生和老师的徽章在大小上略有不同,学生的徽章稍小,向日葵图案中央标有“2021”字样。老师的徽章则在“2021”的上方加了“1st”的字样,表示首届。今后老师们还会继续服务高考,收集每一届高考的独特纪念。初中学考前,初三学生和老师也收到了纪念徽章。

  这只是海淀区“考试季”的一个缩影。去年10月开始,海淀区正式启动“考试季”的方案设计,经过反复调研、研讨,今年隆重推出“海淀考试季”,打造考试文化节,设计特色考试方案,实现“健康、平安、温馨、科技”考试的工作目标,让海淀考试工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月是海淀的考试季,是海淀独特的文化,我们要通过这样一种平安、温馨的氛围,为每一位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韩冰说。举办考试季旨在为考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文明、有教育特色的考试文化氛围。中高考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也是勇气和意志的较量。考场外的温馨送考、考场内连成廊的雨棚,考点、街镇、委办局等多部门合作为考生顺利应考保驾护航,共同组成了“海淀考试季”的文化内涵。

  为做好考前心理辅导,帮助考生以平和理性的心态迎接考试,海淀区通过为考生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发出《致考生一封信》等多种方式,为考生减轻压力、增强自信。针对特殊考生,海淀区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服务保障方案,全程无缝衔接,实现“人文考务”。

  为了确保海淀区各项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区统一部署,考点校、街镇、委办局等多部门协调合作,以绝对安全为目的,重点抓好保平安、防疫情、畅交通、促环境等各方面工作,用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强的保障守护着每位考生的梦想,为考生顺利应考保驾护航。逐步打造具有温馨、平安、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海淀特色的考试季。

  61项检查  确保400余个考场万无一失

  

  今年,海淀区普通高考考生1.1万余人,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全区共设置21所正式考点校,其中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是今年新增考点校。根据北京市考试工作要求,今年每考场按30人编排,每个考点校至少设置3个备用考场。海淀区共设置380个考场和67个备用考场。

  高考前,各有关部门分为7组,分别进入全区21个考点校,对考点校门口、校园、考务室、广播室、楼道、考场、保密室、司铃室等11方面的 61个检查项目进行现场验收,确保万无一失。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今年第一年正式成为海淀区高考考点校。今年十九中共设置13个正式考场、5个备用考场。来自北大附中、中关村中学等6所学校的380多名考生在这里参加考试。5个备用考场启用2个,供3名特殊考生使用。作为今年新的考点校之一,十九中高度重视,39名监考老师中有党员32名(占比82%)。学校召开3次高考专题领导小组会,对考务人员进行了3次考务培训,从讲解、测试到演练的各个环节,做到全流程全员参与,学校提前两周开展各项工作,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考点共设有18个考场。由于考点位于科研院所院内,并紧邻社区,友邻单位对高考工作大力支持,为考生家长专门开辟了停车区和休息区。高考期间,相邻社区的便民服务也暂停,为高考的进行最大程度地提供便利。考点还为每个考场配备了一个橙色锥桶。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考生需要上卫生间,或是考场内有情况需要呼叫流动监考员,本考场的监考员就将锥桶放置在考场门外,让流动监考员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并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同时保证场内的监考员安心监考。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考点也是今年新增的考点校,设有13个考场。学校高度重视考务工作,调动初高中部的力量,提前对考场课桌椅进行检查更换。在考务人员培训方面,考点多次召开考务培训会,将考务室终端刷脸认证、确认试卷袋领取、考场终端刷脸认证、试卷袋拍照、宣读考场规则、直至最后回收考试材料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实操演练。二十中考点还特别准备了《2021年高考监考员及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及监考过程模拟操作视频,通过自检自测、纠偏找错、互动讨论和集中解读的方式对工作过程的关键细节进行重点强化。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考点设置了“真空区”,以一排带着鼓舞与提示标语的铁栅栏分隔开考生与送考家长。学校还设计了能够避免接触的手部消毒液,确保考生的个人卫生安全;搭建防雨连廊,遮阳防雨;设置“露天候考区”,让考生能够坐在舒适的座椅上安心复习。

  科技赋能  每一份试卷安全是考试工作底线

  高考试卷运输过程严格保密。试卷按规定路线,分发到各区招生考试中心。从招生考试中心到各考点校的过程中,试卷运输车辆的运行方式、停放位置等,都有全程视频监控。

  2021年6月7日清晨,各考点的试卷运送车辆陆续前来领取高考试卷。每辆取试卷车内除司机和考点工作人员外,另有佩戴执法记录仪的民警跟随护卫,每辆车都装有GPS智能系统,从考试中心到各考点的领取保管运送全过程均在考试中心屏幕实时显示,确保试卷安全到达考场。

  卷库内严密监控全覆盖。海淀招考中心信息办公室主任李晓丹介绍,进入卷库有很高的权限要求,两名白名单上的保密员和一名主考必须同时刷脸通过验证后,才能打开卷库门。进出保密场所均要进行身份验证,哪个考点的试卷在几时几分被谁领走,都会实时被记录留痕。无纸化的工作流程严密有序。

   “安全保密工作是我们考试工作的底线,坚决不能出现任何失误、任何问题。安全保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只停留在试卷安全保密,还要加强考试数据、考生信息、组考工作程序、工作环节的保密。”李晓丹说。

  高考试卷全程配齐“电子保镖”,实现考务操作全程留痕可追溯,试卷流转全程监控。海淀区的智能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在去年智能保密室和智能试卷跟踪系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挖潜,建设了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一网三系统”。“一网”是考务专网升级改造;“三系统”包括视频巡查系统升级改造、试卷流转系统以及身份认证系统建设。平台可满足市—区—校—考场实时数据传输,考务电子化、保密室智能化、身份认证数字化,试卷跟踪与考务无缝对接,考务操作全程留痕可追溯,试卷流转全程监控等,为实现智能考务、高效指挥及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延展到每一个末端,从区级管理的智能化,到考点、考场,从校门口到考试流程的每一个场景。从第一个考生走进考场,到最后一名考生走出考场,考试指挥中心在平台上均有实时记录。实现科技赋能考试,持续引领招生考试的信息化发展,实现了招生考试工作的“保安全、保稳定、保学位、保改革”的既定目标。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