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迎来了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21年志愿服务交流会日前举行。高校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让广大青少年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提升帮助服务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爱国奉献精神。
青少年参与志愿活动有助于提升帮助服务意识。广大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重要阶段,但现在很多青少年回到家中只顾着自己玩手机,父母因为担心其学业,家庭劳动也很少让孩子做,这只会让青少年变得自私自利,不愿帮助他人,温暖他人。通过志愿服务这类活动,青少年在助人为乐的细节中感受到付出、服务的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听了无数遍不如自己亲自做一遍,志愿活动是能让青少年参与其中并亲身感受的活动。相信在志愿活动中,青少年会慢慢发现帮助、服务他人的意义和快乐。不让自己冷淡,不让社会冷漠。
青少年参与志愿活动有助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志愿活动大多是多人参与的团体活动,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团队的合作协调能力也很重要。青少年可以在活动中成为志愿团队的一员,彼此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了服务他人而共同努力奉献。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薄弱的,一群人的力量却是坚不可摧的。志愿服务活动应是广大青少年共同的成长任务。在一群人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奉献精神;在一群人的活动中,忽略小我全情投入到大我中;在一群人的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志愿精神、奉献精神和集体的力量,为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进。
青少年参与志愿活动有助于培养爱国奉献精神。今年国际志愿者日,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举行了“岁末愿望清单”无偿献血专场活动,近千名清华师生前来献血。用自己的爱温暖大家,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北京大学团委在校园内开展“一起向未来”北大青年迎冬奥志愿嘉年华暨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志愿者参与冬奥主题校园活动,传递冬奥志愿者服务、奉献精神。冬奥会是中国人民即将迎来的国际赛事。服务冬奥、奉献冬奥是中国青少年的骄傲。用自己的服务、奉献为祖国增光添彩,是每个青少年都值得学习的爱国行为。
截至2020年底,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达到2.09亿人,大约每7个人中就有1名注册志愿者。在志愿者的行列中也能看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身影,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正如今年国际志愿者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寄语青年志愿者: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