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0月12日在南昌大学开幕。
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21个国家和地区、4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增幅达55%,参赛人次增长51%。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仍有来自国外1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63所学校、5531个项目、15611人报名参赛,增幅分别达到68%和74%,基本囊括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职教赛道共计2116所院校、86万余个项目、330万余人次报名参赛。萌芽赛道共计228个项目参赛。为适应赛事发展,总决赛入围项目由1600个增加到3500个,金牌数量由158个增加到320个。可以说,本届大赛实现了“三个覆盖”:内地院校参赛全覆盖、教育全学段参赛全覆盖、世界百强大学参赛基本覆盖。
本届大赛点亮课程思政“红色”。6月11日,在江西井冈山举行了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并与上海、深圳、嘉兴、延安、雄安等5地联动举行,120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各地各高校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全程贯穿“四史”教育,2586所院校的40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81万名大学生参加活动,对接农户105万户、企业2.1万多家,签订合作协议3万余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届大赛进一步回归教育本质,力争从“稚嫩”中突出“不平凡”。新设“本科生创意组”,并设置单独晋级通道,保障在校大学生深度参赛,让更多创新创业的“未来之星”能脱颖而出。此外,增加了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限制,让更多青年学生有展示机会。大赛同期举办的“创新创业成果展”,将突出展示各地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成果。
为引导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破解产业实际技术难题有机结合,本届大赛新增了产业命题赛道。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华为、腾讯、京东、字节跳动、南方航空等多家知名企业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国内共有1024所高校、10466个项目、59454人次报名参赛,有力促进了赛事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了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生态,推动了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本届大赛看点十足:一是“看育人”,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引导青年学生在赛中学、在赛中悟,扎根基层创新创业。二是“看融合”,组委会将举办“中国民族品牌主理人面对面”“全球生态文明智慧化高端论坛”等活动,做好大赛项目资源对接,让大赛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三是“看变革”,今年赛制稳中有变,新增产业命题赛道,新设本科生创意组,限制年龄增加名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各高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四是“看标杆”,大赛同期还将组织第三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激励广大高校教师争做师德高尚、潜心育人的“大先生”,激发青年学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好学生”。五是“看范式”,经过7年历程,大赛带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以赛促教,形成了新的培养观、质量观,成为了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