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分两种类型

发布时间:2021-09-01 期号: 1569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在新学期,将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轮岗交流。一些区经过暑期认真准备,很多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进行了区域内的合理流动,给孩子提供更优质的课程和教育服务。目前,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按郊区和城区分为两种类型。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包含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干部)教师。具体来说,一是校长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正、副校长。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要进行交流轮岗。二是教师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都要进行交流轮岗。

  轮岗交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城区完善学区(教育集团)改革,着力推进跨学区(教育集团)交流轮岗。优化学区(教育集团等)结构,努力实现学区(教育集团等)区域内全覆盖。从过去的以单一学校、班级为孩子提供服务的供给方式,调整为学区集团的供给,让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见到更多的老师。从缩小区域内校际差距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推进学区(教育集团等)内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基础上,重点推进全区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二是远郊区全面推进交流轮岗。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除此之外,在校际、集团之间,甚至区域之间,通过双师课堂等方式将优秀的教师、学科课程和作业布置向薄弱学校和地区输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三是纳入督导评价,市区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纳入市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价范围,作为各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督导评价重要指标。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是在原有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上的有序流动,市级层面会加强统筹指导,区级层面根据区域实际,科学编制交流轮岗规划和计划,再具体落实到学校和教师。要确保教师业务发展、学校服务质量提升、孩子的实际获得均有所收获,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和工作绩效要作为校长职级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晋升,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方面工作条件之一。切实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

  下一步,全市将有计划地逐步扩大试点,在现有东城区、密云区试点基础上,在2021年年底前,再启动6个区的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试点。在推进新一轮试点的过程中,除交流轮岗的比例、数量等外,将更加关注交流轮岗后干部教师教育效益效能的发挥,特别是中央文件中提到的教研组、年级组的层面上优秀的干部教师流动起来之后,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孩子学习效益的同步提升,关注孩子的实际获得,扎实地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