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方队您好!2020年是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还特意给密云的乡亲们写了回信,您如何看待这件事?”在密云水库管理处水政监察大队,密云二小红通社记者团的11名小记者,正在一板一眼地采访水库管理处水政监察大队分队长、北京青年榜样、优秀共产党员方军。小记者围绕“护水”话题,从不同视角进行提问,问出了祖孙三代“护水”的动人故事,问出了繁杂的水政工作细节,问出了什么是“水库精神”,也问出了方军叔叔对少先队员的鼓励和希望……
据了解,这是密云区教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以“学习党员做先锋,百年血脉永传承”为主题,组织全区近百名校园红通社小记者采访百名身边优秀党员,向榜样学习的采访现场之一。活动旨在带领少先队员高举队旗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在热烈氛围中具体感受和学习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感受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意志品质,激励首都少先队员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博士妹”帮蜂民
发家致富]
小记者团采访的名单包括抗战老兵、基层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学校干部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优秀共产党员。孩子们在实地采访的过程中切身接触先锋,了解学习党史的意义,也了解了这些党员先锋的事迹,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我是农民的闺女,为蜂农增效、增收奉献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这既是我心底农民情结的回归,也是对组织的信任交一份答卷。” 罗其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获得者。她2011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放弃赴美深造和去科研院所工作的机会,直赴北京远山区密云,潜心研究和指导密云蜂产业的发展。
听说家乡有一位名叫罗其花的阿姨刚刚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密云区滨河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疑惑进行现场采访:一位专业素养极高,很可能在专业领域取得重大学术突破的博士,为什么放弃舒适的研究院工作,而来到深山中与蜂农为伴?”“美丽的燕山百花盛放、蜂群碌碌,我觉得心系蜂农、甘于奉献的罗其花博士就是这山间最美的花。”随着采访的深入,密云滨河学校二年级小记者唐安然对罗其花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小记者们深深地为这位被蜂农亲切称呼的“博士妹子”扎根基层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事迹而感动。
[扎根基层
一切为了百姓]
密云区高岭学校红领巾通讯社5名小记者走进密云水库北岸的石匣村,采访了当地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发展甘薯种植产业的带头人——村党委书记宋宝君。孩子们通过校园电视台向全体师生宣传宋书记坚定信念、直面困难,“一心为民”保护环境、振兴农村经济的事迹,激励师生学习榜样、宣传榜样、争做榜样,将对党的热爱转化为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实际行动。
密云区季庄小学的小记者走进密云区花园社区警务工作室,采访了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李国福。“我是有3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纯洁的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激励着我在警察生涯中牢记初心使命,永葆赤诚之心,努力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毕生的追求。”小记者们在感动于李警官事迹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向党员学习、向党靠拢的信念。
[信仰力量
让孩子成长]
“‘我信任中国共产党!希望少先队员好好学习,听党话、跟党走,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曹爷爷说的这句话深深刻在我心中。”河南寨镇中心小学校园小记者王天昊采访了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曹保余爷爷后动情地说。“曹爷爷96岁高龄,说起革命经历,仍十分激动,对每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身边许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英雄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小记者黄金玉、刘焱甲同时感动曹爷爷前后6次提交“入党申请书”,不断经受党的考验,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依然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力量。
“扎根于密云区大城子深山坳里,先后为学生编写《神奇百草园——药用植物探秘》《神奇百草园之灵巧手》《大城子镇的多样生物》等7本校本教材,为山里的孩子带来知识与希望。” 密云区大城子学校的小记者把“寻访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采访目光锁定在本校教师吴井平身上。“吴老师辅导的学生获奖二百余项。经过他和学校科技教师团队的不懈努力,大城子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北京市金鹏科技团’,他也被北京市教委、科协、科委评为‘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采访后, 小记者刘嘉莹的言语间洋溢着对吴老师的由衷敬佩。
“寻访红色足迹,感受信仰力量。要让采访实践的过程,变成孩子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密云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付宝君说。区教委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各校开展校园记者采访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从身边优秀共产党员身上学习担当与责任,学先锋、做先锋,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