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懂商务、善沟通国际型专业人才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宋 迪
走进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课堂,六角形桌子旁围坐着五六名学生,他们正用手中“学习通”教学平台完成签到、抢答问题、为其他同学评分等一系列操作,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据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卢曦介绍,该校国际商务服务专业群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围绕首都商业、经贸领域人才需求,由国际商务、会展服务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会计事务等5个专业组成。课程设置与首都发展前沿产业密切结合,培养综合素质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人才,服务北京商务行业高水平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毕业生遍布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各领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学生线上线下贸易通关能力
随着北京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贸试验区“两区”建设工作框架逐步拉开,国际商务服务业将成为北京“两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北京国际商贸影响力的重要助力。因此,对于国际商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际商务系主任苏悦介绍,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商务局,在国际商务、会展和电商等领域都有自己的行业平台,依托这种行业优势,学校与一些企业达成工学交替、建立工程师学院等合作形式,使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未来就业主要是进入各类型外贸公司、货运代理公司、进出口公司或协会等。
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是北京市骨干特色专业,已有56年办学经验,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文化课和实训课比例约为1:1。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函电、报关报检实务、商务模拟训练等专业课程,提升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对接岗位。
国际商务专业2019级学生田国徽说,国际商务是学校的老牌专业和骨干专业,老师非常有经验,不仅教我们理论知识,在实操课程中还会总结一些实际工作中必备的知识。学校拥有自己的软件平台,学生在实训室上课,登录个人账号,即可在平台上模拟进行国际贸易询盘、报盘、单证等交互操作。实训软件会给出标准流程,然后对学生实际操作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有哪部分不符合要求,系统都会进行标示,这对我们今后参加技能大赛和就业,用处都很大。
“从往届生情况看,高职院校对我校培养的学生非常认可。2015年第一届“3+2”学制的学生有很多现在已通过专升本到达本科层次,明年6月即可本科毕业,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强。这与老师从入学就大力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养分不开。”苏悦说。
会展服务管理专业:(1+1)x9打造工学交替新模式
会展专业课上,学生正在展示自己的落地实训项目。“犀牛工作室”小组陈述了他们与顺义区小段村合作组织的党建主题活动方案。小组负责人先上台阐述方案的设计思路、产生的费用等,然后由学生对该组方案进行评价打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会展专业负责人梁剑锋说,会展专业学生三年级时要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导下,与校外各类单位洽谈合作、签订合同、策划和执行真实的会展活动项目。这次党建主题活动方案得到了北辰会展集团的肯定并被采纳。此外,学生还策划了“相约520,寻找设计之灵”Adidas neo校园海报设计比赛、“与李同行”主题李宁盲盒系列活动、翰皇十一周年店庆等主题活动。学生有很多收获,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学校会展专业为学生设计了 “(1+1)×9”工学交替特色教学模式,即9门专业核心课程都会安排学生到对应企业岗位实践学习,包括会展项目组织、会展现场服务、会展活动运营、招商招展、会展设计助理等。同时,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学业导师和一名企业专业导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会展专业能开展这样深入的校企合作,是基于专业具有强大而深厚的合作企业资源。专业成立以来,与国内外数十家顶级会展公司、行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无论教学、实习、就业,都得到行业企业大力支持。2020年,学校和北辰会展集团联合成立了“北辰会展服务管理学院”,双方共同投入800余万元建设经费,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小段村主题党建活动”也正是来自北辰会展集团的企业导师深入挖掘创意点后,和学生一起精心策划的实践项目。
会展专业还与国内知名展示设计专家王新生合作,成立“王新生展示设计工作室”。王老师带领教师和学生团队,充实了展示设计课程,创设了实践教学内容,对教师和学生的提升起很大作用。
2018级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刘语晨说,会展专业开设了会展项目策划、会展宣传推广、会展综合实训、展示设计空间、PS、AutoCAD以及3DMAX等业务和设计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会展管理技能和会展设计技能。专业每年都会安排工学交替项目。2019年3月,她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参加了第28届建筑材料博览会,负责票务和现场接待工作。今年,她带领的“壹点灵感”工作室与阿迪达斯大兴分店达成合作协议,策划组织了海报设计比赛活动,从前期接洽到活动方案设计实施,全都由他们小组5个人独立完成。
2018级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赵剑斌相比其他学生性格要略内向些。他说:“我当初是因为姐姐从事会展设计这类工作,耳濡目染,对设计比较感兴趣。当得知对外贸易学校有会展专业涉及设计类的相关课程时,觉得这个专业特别适合我,就毅然选择了报考这个专业。在学习会展专业的3年中,我比较喜欢做资料收集与文案撰写,未来就业也会偏向从事会展管理与策划这方面。”他在学校工学交替活动中参与过汽车保养展览会、礼品展等。这类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工作效率,认识到从事会展行业需要拥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广泛的知识技能。
两专业均为“3+2”中高职衔接项目
卢曦说,国际商务专业群在招生方面对学生的外形、性格、特长等没有特别要求,适合所有对商业、经济感兴趣、想在财经商贸领域练就一技之长,今后有志于投身北京经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贡献力量的学生。
该校国际商务专业和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都实行“3+2”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3年,高职阶段学习2年。其中国际商务专业外贸单证方向对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报关报检方向对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对接北京城市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对接院校在行业资源和专业建设上都有多年积累,教学条件优越。经过3年中专学习,学生转段通过率可达100%。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双师共导。教师队伍除了本校教师,还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的资深工作人员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从实践角度为学生授课和指导,并定期邀请企业项目经理或高层管理者开展讲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就有机会到企业实践实训。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国际商务专业和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经实现双师型教师全覆盖。教师年龄在30至40岁左右,教育教学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全力打造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新时代外贸人才。建校56年来,学校培养的大批优秀毕业生在首都商务各领域有所成就,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