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只有一个半月左右。高考生复习备考更加紧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辅导机构有序恢复线下授课,一些考生和家长把目光投向了辅导班,希望在高考前能进一步提升成绩。考生报辅导班切忌盲目。
首先,考生是否需要报辅导班,不能盲目决定。考生成绩不理想,要总结原因。是一直如此还是偶尔这样,是学习方法不佳还是心理因素、时间利用、作息安排方面的原因,是否可以通过自身调整有所改变,老师和父母的帮助是否有效……做好分析,所做决定才是科学合理的,才是对整体复习有利的。
其次,考生报辅导班,需要辅导什么,成绩预期多少要心中有数,不能盲目被辅导班“带节奏”。学科复习是个系统工程。学校老师熟悉考生备考状态,对考生的长短处、优缺点比较了解,对考生的指点往往能对症下药。学校老师不仅是教学能手,也会在考生提高综合素质、培育思维能力、提升学科素养上下功夫。有的辅导班老师为了追求业绩,往往潜心钻研所谓答题捷径,而不是关注考生的能力、素养。有的辅导班老师甚至打广告贩卖所谓“答题秘籍”。还有极个别辅导班老师在授课时把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当成教学风格、个人特色,难免对考生形成负面影响。这些都需要考生在辅导班学习时留意。
最后,考生报辅导班,切不可盲目追求高价位。收费不菲的课外辅导班,并不意味着成绩必然提升。家长切不可在高价辅导班上盲目砸钱。况且,家长在辅导班上一掷千金,虽然是关心孩子学习的举措,但也会给孩子造成一些无形压力——担心成绩没有显著提高浪费钱,从而影响辅导效果。高价位辅导班也往往意味着辅导机构要深入全面介入考生备考。这种介入是否会影响考生在学校的系统复习?时间安排是否有冲突?是否会因此增加考生的备考负担?这些都需要考生和家长慎重考虑。
明确在辅导班补什么、怎么补、补多少,协调好时间安排,不增加备考压力和负担,方为明智之举。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