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庄中学  青山埋忠骨 热血报祖国

发布时间:2021-04-12 期号: 1545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翠柏青松伴英烈,清明祭扫寄哀思。”清明时节祭奠英烈,是缅怀,是追思,更是传承。4月1日上午,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庄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师生高举校旗,怀着崇敬的心情,步行半个多小时,来到了革命先烈金崇山纪念碑前。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师生怀着对革命烈士的无比敬意和无限哀思,举行隆重的悼念默哀仪式。“古道青石凉,烈士林间葬。十八把军参,忠骨埋他乡。”太师庄中学学生王晨妍为大家介绍了金崇山烈士的英雄事迹。

  面对国家危亡,他投身革命

  金崇山1920年1月7日出生在河北省蓟县溯河村一个农民家庭。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社会的动荡,8岁上学的他学习时断时续,直到18岁才考入蓟县龙王庙学校上高小。蓟县是中共建立组织、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龙王庙学校的许多教师是中共党员。金崇山在这里很快接受了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1938年7月,冀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抗日大暴动。年轻的金崇山扛起自家的大枪,与学校50多名师生一起投身到革命洪流中。他们的队伍与附近的队伍合编,组成抗日联军十八总队,在州河两岸多次给日伪军沉重打击。10月,冀东抗联队伍西撤,金崇山随十八总队一起沿着蓟县北部山区西行,直到昌平地区。不久,多数战士在“回家乡抗日”的口号下返回蓟县,金崇山也跟着返回家乡。

  1940年5月,冀东成立蓟平密(蓟县,平谷、密云)联合县,并在盘山建立了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金崇山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振奋,几经周折,终于回到抗日队伍,被编入蓟宝三(蓟县、宝坻、三河)联合县二区基干队。他在抗日斗争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于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1941年8月,金崇山与地方党组织接上关系,被分配到平密兴(平谷、密云、兴隆)联合县第三区任公安助理,具体负责第三区四分区工作。金崇山在这里既是四分区的负责人,也要亲自做各种具体工作。当时敌伪十分猖狂,斗争环境恶劣,金崇山只能利用夜晚进村从事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等抗日工作;白天转移到山沟树林里隐蔽,有时还要化装以迷惑敌人。由于金崇山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政策,依靠群众,锄奸防特,时间不长便建立起党和民兵组织,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政权。四分区的斗争形势很快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面对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

  1942年5月29日夜间,金崇山和区民兵大队长张福海一起来到庄头峪召集邻近几个村的干部商讨征收和分配救国捐一事。第二天,他们又到南碱厂开展工作。刚刚进村,小营据点的敌人也到达了南碱厂。金崇山在被追赶途中将文件包交给随行同志,自己却被捕了。

  敌人将他押到小营据点,后又转送到石匣。敌人知道金崇山是平密兴第三区干部,了解我方机密情况,因此千方百计要把情报弄到手。开始,敌人对金崇山反复审问,“公粮存在什么地方?”“军鞋藏在哪里?”金崇山一概回答:“不知道!”敌人又问他“你们有多少人?”金崇山讲:“有的是!”敌人一无所获,就对他施以重刑。金崇山被打得皮开肉绽,几次昏死过去,却仍未露出半点实情。敌人不甘心,遂将金崇山转送古北口关押。在这里敌人改为软化办法,妄图达到利用酷刑而未能达到的目的。金崇山识破了敌人诡计,但为了养好伤,继续和日本侵略者斗争,就假意应付敌人。敌人派医生给他治伤,他便欣然接受;敌人给他送来好吃好喝的,他也全部领受。可是敌人要给他“洗脑”送来大批反动书报,却被他抛掷一边;敌人派美女照料他的生活,他拒不理睬;敌人许以高官厚禄诱惑他投降,他毫不动摇。敌人伎穷,决计杀害他。

  1942年8月14日11时左右,金崇山被拉到西大庙后山坡。这里早已挖好一个长方形大坑,四周站着被驱赶来的百姓。外面密布着日伪军,手握着上了刺刀的大枪,威逼着老百姓。日军小队长和汉奸翻译走到金崇山面前,再次逼他投降。金崇山知道这是生命的最后时刻了,也是向在场群众宣传抗日道理的最好时机。他不理会鬼子的提问,对着周围的群众大声讲道:“父老乡亲们!我虽然就要被日寇杀害了,但是你们不要害怕,日本帝国主义长不了,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金崇山讲的话,使日伪军狼狈不堪,急忙命令把金崇山推入大坑,强令填土。黄土从金崇山的脚下迅速升起,他的半个身子已被埋在土里。鬼子小队长忽然命令停止填土,走到大坑边沿,再次软硬兼施地逼问金崇山:“只要你说出一个‘降’字,马上就把你从大坑内拉上来。如果拒不投降就要继续向坑内填土。”金崇山怒目圆睁,坚定地说:“今天你们杀了我,以后会有人跟你们算账的。中国人是杀不绝的!”鬼子看到金崇山宁死不降,气急败坏,再次向坑内填土。金崇山的呼吸愈来愈困难,他使出最后的力气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金崇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

  面对英雄,他们立志报国

  金崇山牺牲后,抗日政府将他埋葬在后八家庄东山坡,并召开了追悼会。抗战胜利以后,他的灵柩被运回原籍安葬。到现在,金崇山英勇斗争的事迹一直在密云人民中传颂。他的英勇斗争精神也一直鼓舞着密云人民前进。 

  金崇山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继承先烈遗志,艰苦奋斗,勤学报国……”密云区太师庄中学的学生在金崇山烈士墓前集体宣誓,并向烈士敬献花篮。“祭奠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先烈遗志,我们要依循先辈足迹,勇于担当、砥砺前行,肩负起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初三(2)班学生学亦蓉的墓前演讲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步行往返需要1小时30分钟,学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革命先烈致敬,向建党百年献礼。”太师庄中学团委书记朱凯说。清明祭扫活动结束后,太师庄中学的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初一(2)班学生严相臣写到:“金崇山烈士的事迹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战士,才有了如今的安逸生活。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秉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学生马俊超表示,要以先烈为榜样,学习他们崇高的理想和远大志向,学习他们振兴中华的宏伟抱负,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