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级非目的  兴趣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1-03-24 期号: 1540期

  

  音乐是艺术形式之一,是很多孩子正在学习、家长正在培养的艺术兴趣。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怡情益智,培养气质。在学音乐的过程中,考级虽然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环节,但也可能令孩子对音乐产生厌烦。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建议,调整音乐类考级方式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制度。考级非目的,培养孩子兴趣更重要。

  学音乐应内心充满热爱,不以功利为目标。李心草指出,“学琴为考级,考级为拿证”是绝大多数琴童和家长的学习原则,至于是否真正热爱音乐、是否能在音乐中获得某些收获似乎并不重要。正因为这样的固化思维,让现在的音乐学习急功近利,忽略了兴趣培养和陶冶情操的本质。一方面,为了考级很多学生苦练考级曲目,但对艺术背景、音乐表现等无暇顾及。另一方面,非正常的刻苦练习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反感,甚至开始厌恶音乐学习,从而影响一生的美学观。这些做法已经违背了音乐学习的初衷和艺术教育的本意。学习音乐应从兴趣出发,重点培养孩子兴趣。

  学音乐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孩子没兴趣,家长再怎么督促也不会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有不少家长为了逼迫孩子学音乐,经常会规定练琴时间或规定练习遍数。把这些应该自发练习的方式生生扭转为“强迫”练习,孩子对于强迫的事情本身就有逆反心理,很可能因此让孩子对本来有兴趣的事,最后以抵抗终结。家长有时候的“坏脾气”也会帮倒忙,让孩子对学音乐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有的孩子一练琴就哭个不停。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热爱舞蹈,用毕生时间和精力奉献舞蹈事业,以“孔雀舞”闻名,最终成为享誉国际、受人爱戴的舞蹈艺术家。可见,兴趣是学习的重要推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将自己的兴趣发挥到极致并享受其中。

  音乐考级非目的,培养兴趣更重要。要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真正认识,培养对音乐的真正热爱。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关键,艺术教育要回归本意。

   (胡梦蝶)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