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邓 菡 通讯员 齐 航
3月1日,我市1590所中小学开学,148.6万名学生顺利返校上课。为全面做好春季开学交通保障工作,北京交管部门积极加强与教委、学校、属地街道等部门主动沟通对接,加强维护疏导、调整完善设施,制定“一校一策”保障措施,全力确保校园周边道路安全畅通。
持续开展交通隐患排查 动态调整完善交通设施
在前期治理工作的基础上,交管部门持续针对交通标志标线存在不齐全不清晰、交通安全设施缺失等情况开展动态排查,及时在春季开学前进行全面完善,确保学校周边道路安全设施、标志标线齐全规范,消除交通事故风险隐患。据了解,为保障返校开学顺利进行,今年以来,交管部门已在学校周边道路施划人行横道32处、网格线54处、其他标线3.7公里,完善各类交通标志132套。
东城支队在东直门中学门前地面施划“前方学校”字样与减速震荡彩铺,完善了标志标线,在史家小学遂安伯校区人行横道处加装过街信号灯,确保师生、家长的安全与便利。房山支队在良乡小学等学校对人行横道线、停止线、黄色网格线进行复划,在长育中心小学东西50米加装减速垄、悬挂“减速慢行”标志。丰台支队通过调研,在小井学校、清华附中丰台校区门前增设多面荧光警示标志,提示过往车辆减速慢行,并在外围增设临时停车位,引导接送学生车辆合理停放、即停即走。
加强校园门前交通疏导 交通组织优化升级
针对全市中小学返校后,校园门前在早晚高峰时段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集中等情况,交管部门组织各交通支大队充分研判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流量变化等特点,“一校一策”制定针对性交通维护疏导预案,在高峰时段加强校园周边道路的警力部署和指挥疏导。特别是3月1日开学与周一早高峰首尾相接、前后重叠,交管部门重点加强环路、主干道、城市联络线等常规拥堵点段的交通维护,做到“高峰不减,警力不撤”。
在北大附中门前大泥湾路,采取限时单行管理措施。在海淀剧院、当代商城等路外停车资源的基础上,对中关村大街道路两侧开辟路侧临时停车位,缓解区域停车压力。西城支队在开学首日接送学生高峰时段,在辖区北京小学本部、育民小学、黄城根小学等多所学校周边道路增加执勤警力,加强高峰期间交通维护疏导,确保校园周边道路车辆不堵塞、人员不拥挤。此外,结合北京市一五六中学周边交通环境、通行状况以及群众实际需求等特点,西城支队将学校门前的太平仓胡同采取全天西向东单行措施,打通区域微循环,缓解校园门前交通拥堵。
加大违法查处力度 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交管部门依托日常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围绕校门前及周边主要大街、重点路口和点段,持续开展常态化执法打击力度,充分运用“鹰眼”执法等科技手段,严查机动车乱停乱放、闯禁行、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对涉牌等严重违法的专项打击;同时进一步依托全市常态整治岗,强化对学校门前及周边非机动车、行人闯灯越线等扰序违法行为的拦截处罚力度,切实改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
昌平支队与当地街道办联合行动,对龙域南街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周边道路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开展整治。通过劝离临时停靠机动车、张贴违法告知单等措施,净化校园周边停车秩序,为学生返校开学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创新机制因地制宜 安全教育提前开展
交管部门充分利用开学前的“窗口时间”,组织宣传民警利用“互联网+”等交通安全宣传模式,策划交通安全线上教育,推出面向全市中学生的交通安全“网上第一课”,借助教育管理平台将交通安全知识精准送达。
石景山支队充分发挥“一区一警”工作优势,完善“交通副校长”工作机制。通过向全区各中小学派驻社区交警兼任“交通副校长”的方式,全力做好开学返校交通保障工作。目前,该区53所中小学,均已实现“交通副校长”全覆盖。在3月1日开学前,各校“交通副校长”已提前在校园开展走访座谈、实地调研,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已逐条核实、逐件解决。
新学期已经开始,交管部门提示广大接送学生的家长,出行前可通过“北京交警”微博、交通广播、导航软件等渠道提前了解实时道路情况,选择畅通路线行驶。临近学校,要注意观察道路情况,主动避让车辆和行人。到达学校时,应选择正规停车位停放车辆,或在校门前即停即走,避免出现人为交通拥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