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今年新增学位2万个

发布时间:2021-02-01 期号: 1531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教委获悉,本市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区域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今年将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

  本市将启动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办园质量和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区域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持续支持在京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市属高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加强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统筹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

  5年新建改扩建接收中小学150所

  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介绍,受出生人口增长周期和“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未来5年,本市从小学到高中的适龄人口规模快速增加,学位需求压力明显加大。按计划,到2025年,本市将新建、改扩建和接收居住区教育配套中小学约150所,新增约16万个学位。

  本市将加快中小学学校建设,加强学区内、学校间资源共享,提高学位资源利用效率。本市将综合考虑小学、初中和高中入学高峰的动态变化,建立各学段用地用房腾挪调配机制,优先保障学位紧张学段需求,应对不同时期入学高峰。

  除了保数量,还要重质量。北京市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市级统筹,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和人才聚集区,规划建设17所左右优质中小学学校,建成后提供优质中小学学位5万个左右。完善学区化治理体系,科学划分学区范围,实现学区内教育教学协同推进、优势互补。同时,巩固高校、教科研部门、民办教育机构等资源支持中小学发展成果。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附中附小。

  引导建立幼儿园共育制度

  “二孩”时代下,缓解“入园难”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十三五”期间,本市学前教育实现学位、普惠园数量双升。仅2018年至2020年,本市新建、改建、扩建403所幼儿园,越来越多适龄儿童实现就近普惠上幼儿园。

  市财政局、市教委于2017年设立了学前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018年至2020年共安排110亿元。市区两级财政持续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额度、占比方面呈现“双增长”。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教委与多部门联动,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向普惠园一次性拨付当年1至6月生均定额补助,减轻运转压力;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由非普惠性幼儿园转为普惠园的,市级财政也按标准自2020年1月拨付生均定额补助。

  “‘十四五’时期的学前教育,我们关注的核心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刘宇辉说,将切实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坚决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同时引导建立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共育机制。比如,建立入园前家长培训制度、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保持家园教育一致性,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鼓励社区相关部门向社区内幼儿园提供服务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幼儿园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

  智慧教育将覆盖小学初中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小学师生迎来“云课堂”。本市也积极探索教育模式变革,组织名师录制市级优质课程,实现名师资源全市共享,全市在线教学覆盖率、到达率实现双100%。

  “十四五”时期,这种线上线下融合,优质资源共享的模式将会继续。本市将依托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教育,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逐步建成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为全市学生提供在线教育资源服务;推进远程双师课堂、混合式课程、在线答疑和辅导等服务,共享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除了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未来市教委还会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还会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改革完善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办法,让优秀教师有所发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