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近日颁布了20个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其中“电子竞技运营师”赫然在列。教育部在2016年发出通知,要求高校在体育类项目中增加“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院校在2017年面向全国招收了首批电竞专业学生。而今年,这批学生即将毕业,投入就业大潮之中。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催生出电子竞技这一产物。电竞在短短20年里逐渐由一项单纯的娱乐休闲活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上亿电竞爱好者的关注、各项电竞赛事等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如今的电竞成为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行业。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将电竞项目列为正式体育比赛项目,并于2013年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电竞国家队。2018年,电子竞技项目以表演赛形式亮相雅加达亚运会,这也是它第一次登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舞台。未来已来,电子竞技作为体育进行职业化已成定局。面对即将进入社会的首批电竞专业大学生,社会须抛开成见,宽容理性地接纳这个职业。
电竞专业并不“荒唐”,它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有意义。1月12日,在一场关于体育产业主题的论坛中,某体育平台CEO表示,体育需要的是强身健体,而从游戏演变而来的电子竞技,我坚决不同意它属于体育范畴。对于此番言论,“中国电子竞技第一人”李晓峰立刻进行了回应,他认为对于广大年轻人,电子竞技同足篮球等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可以从心理精神层面释放压力并找到人生乐趣甚至动力。所以,如果电竞能引导人积极向上,并帮助他们找到为之努力的方向,那么职业化有何不可?2020年12月16日,在第38届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全体大会上,电子竞技作为正式体育项目被批准入选2022年杭州亚运会。这不仅意味着电竞学子将可以在国际赛场上为国家冲金夺银,更代表着电竞已成为一项被广泛认可的职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电竞就是“网瘾”的代名词,然而“学习游戏”的学生并没有经常玩游戏,他们反而会利用更多时间对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深耕。据南京传媒学院电竞学院“用户体验分析方向”的学生赵子昂介绍,他所学的专业要求用更客观的角度对游戏进行分析,要掌握大量关于游戏制作的理论知识,也因此要学习摄影、美术以及编程等跨度广泛的专业课程。而“电子竞技分析方向”的学生王群凯说,该专业的对口职业是游戏解说,所以学校除理论知识的教授外,常会安排电竞赛事幕后工作的实习,这给他带来很多实践经验。在新媒体时代,电子竞技虽然具有“先天优势”,但缺乏系统条理的理论知识与相对薄弱的教育资源还是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这就需要社会的认可和宽容,与学校、行业新人共同努力开拓电竞这片“蓝海”。
近十年,大众已经对电竞职业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最初的不认可、不理解,到如今的客观对待。这反映出了大众的思想更加趋于理性。在新事物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这也更利于推动学生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保持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才能永远走在前进的路上。
新时代的大潮已经来临,创新之花遍地开放。不仅是电子竞技,对于各种新生行业的人才都要辩证看待,取精去糟才能使社会不停发展。
(岳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