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拿起纸笔·见字如面”北京市中小学书信交流活动工作推进会日前举行。继2020年11月“见字如面·对话故宫”主题开启后,寒假期间,这一活动还将解锁“对话时代英雄”和“对话未来”两个全新主题。
绘制校本方案对话英雄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面向学生、教师推出“见字如面”活动方案,东城区以“见字如面·对话时代英雄”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探索。东城区各学校结合活动目的、学校实际、学生身心特点,制定了多样化“校本方案”。
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给史家胡同小学同学回信,告诉学生“疫情就是课堂”,在这节生命教育课中要学会敬畏生命、崇尚科学、保护环境、锻炼身体,在前进的道路上策马扬鞭,让自己成长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
“嫦娥五号”团队回信前门小学少先队员,鼓励他们从小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埋下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刻准备着。
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寄语景山学校学生,弘扬“女排精神”“攀峰精神”,要立志成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史家胡同小学学生曹雅伦致信中国女排,表达了学习女排队员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站上赛场就誓为中华民族荣誉而战的坚定信念,收到郎平亲笔签名的回信备受鼓舞。
109中学小学部学生胡轩铭致信珠峰高程测量队队员。中国登山队队员在回信中写到: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祝愿同学能攀登上知识的高峰,实现心中的美好愿望。汇文中学孙瑞萌对话敦煌守护人樊锦诗,敬仰她扎根大漠,潜心研究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东城学子逐梦青春,坚定了“长大后我就成为你”,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信念。
自2020年8月活动开展以来,东城区共70余所中小学师生参与其中,给抗“疫”英雄钟南山、陈薇、张定宇、李兰娟、张文宏,给在抗“疫”中作出贡献的校友、亲人、社工等身边的榜样,给坚持工作、坚守岗位的父母,给居家学习的伙伴,给始终在线陪伴学生的老师,给意大利、法国、智利、西班牙、塞尔维亚等国际友好学校的小伙伴撰写书信47003封,表达敬意与感恩之情,传递友谊与关爱。
与科技馆联手对话未来
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联合,在“拿起纸笔·见字如面”活动基础上,共同组织开展“见字如面·对话未来”主题活动,从未来科技发展的维度出发,充分发挥科技馆对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将学科教育、科技教育相融合,坚持“展教并重、科教结合”。培养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为中国科技自强自立储备人才。
“见字如面·对话未来”主题活动面向北京市中小学生发起“写给未来的信”书信征集活动,鼓励青少年聚焦北京市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定位,围绕“写给未来的中国”“写给未来的北京”“写给未来的我”三大主题进行书信创作。
配套开展的专属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号召北京市中小学生走进中国科技馆,通过“定制科技馆之旅”“展厅探索空间”“中科馆大讲堂”“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科学体验营”等十大品牌教育活动,为中小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供场地条件及教育资源。二是在中国数字科技馆设置“见字如面·对话未来”主题活动线上学习专区,为学生提供科普图书、期刊、视频、虚拟漫游等线上学习体验资源和交流分享平台;联合活动承办单位之一《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利用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融合平台,为优秀作品提供出版和宣传服务。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见字如面 对话未来”活动将在北京各校全面铺开。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馆—校—家—社—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书信交流纳入寒假作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几名北京初中生发起“拿起纸笔·见字如面”活动倡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以此为契机,提倡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目前,活动已成为中小学重要的育人平台。
此次工作推进会正是旨在总结前期工作成果、交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见字如面·对话故宫”活动,启动“见字如面·对话时代英雄”“见字如面·对话未来”活动,引导全市中小学生与心目中的历史人物、时代英雄、最美科技工作者对话,在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北京市《关于做好2020—2021学年寒假和春季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倡导广大中小学生“拿起纸笔·见字如面”,将“书信交流”纳入寒假作业。未来,北京市中小学将以书信交流活动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创新实践,将“对话历史”“对话时代英雄”和“对话未来”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