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记者日前从市教委获悉,“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通过多渠道增加学位资源供给,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和接收居住区教育配套中小学150所左右,完成后新增学位16万个左右。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北京市“十三五”期间,5年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有效缓解了入园贵的问题。小学和初中就近入学的比例均达到了99%,中考中招选择的机会更为丰富,高考高招的录取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受出生人口增长的周期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十四五’时期,全市适龄儿童的增长规模和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学位的需求压力将明显加大。”
对此,北京市教委等6部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学位建设的工作方案》,且已获批复。北京市将结合方案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做好学位保障和供给工作。到2025年,全市将新建、改扩建和接收居住区教育配套的中小学校达到150所左右,新增学位大约16万个左右;支持学校整合校内的空间资源,通过各类教师的复合利用,增加学位的数量。
北京市将统筹区域内的职业教育、校外教育等资源,积极用于补充中小学的学位缺口;指导各区收回出租出借的教育用地和校舍用于补充学位,加强学区内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充分提高学位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考虑小学、初中、高中入学高峰动态变化,建立各个阶段用地用房的腾挪调配机制。本市将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继续加大城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郊区辐射力度。完善学区化治理体系,健全集团化办学机制,帮扶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巩固高校、教科研部门、民办教育机构等资源支持中小学发展成果,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附中附小。
结合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北京市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和人才聚集地,规划建设17所左右优质中小学,将提供学位5万个左右。
“十四五”期间,市教委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统筹协调,落实五育并举,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放管服相结合,释放办学活力,为孩子成长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空间,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