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 诚信考试 为自己人生负责

发布时间:2020-12-21 期号: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01226日起举行。经过苦读,广大考生终于迎来了在考场上证明自己的机会。回想此前那一张张被红笔写满的试卷,只有诚实地赴考才能对得起自己立下的誓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问之道也是如此,如果对于学习都不能讲诚信,那不仅是治学态度的问题,可能对于学术的信仰都已出现裂痕。不以恶小而为之,作弊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差别,一旦尝试,毁掉的将是未来的生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术需要的是潜心研究。因急功近利而耍小聪明,只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偏。诚实守信,是迈向一个合格研究生的第一步。

诚信考试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1933年,身为国立交通大学教授的金悫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欣喜地发现了一名优秀的学生。这名学生解题思路清晰,所有试题都回答圆满。金教授为这张试卷打出了100分的满分。而当试卷下发后,这名学生自己发现了一个不易被察觉的小错误:在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将“Ns”写成了“N”。他主动将此事告知了金教授,把100分改为了96分。由于这次深刻的印象,金教授将这份特殊的试卷保存了40多年。而这名学生就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抱着诚实的态度面对考试,是对专业知识、对理想职业的敬重,同时也是鞭策自己向更高处奋斗的动力。

诚信更代表着人的道德素养。2014年震惊全国的哈理工考研作弊事件为每一位考研人敲响了警钟。201414日,在研究生考试首日的首场考试开考一个小时以后,工作人员监听到了一段神秘的电波。经工作组展开调查,查实作弊考生均为北京某培训机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考生与考场外的机构人员利用无线电进行通讯并交换考试信息。事后,黑龙江省教育厅按有关政策给予20名作弊考生各科考试成绩无效并暂停其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的处罚。高标准的道德要求是学术成功的底线,而诚信是道德的底线。考生如果连这个鞭策自己进步的底线都无法履行,那么就该扪心自问究竟是否对得起无数个伏案的日日夜夜?是否对得起甘愿为之献身的梦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想实现国家和民族真正复兴,用高水平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是重要的内在动力。希望每一名考生从现在开始,诚信对待这一次研究生考试;从现在开始,诚信对待未来的每一步。脚踏实地,总有一天可以仰望梦想中的万里星空。

 (岳 阳)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