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明确了在线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在线教育主要依托互联网,运用电子设备及相关应用程序开展教育学习活动,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中的时空壁垒,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能实现极大延展。受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师生共同走进实体空间的教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时难以实现,由此推动了在线教育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中有浩瀚的教学资源,师生获取知识更加便捷、全面。同时互联网催生出一些工具性资源,使得教学方法能实现及时的更新迭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最传统也最常用的演示法,就有不利于回放再现的缺憾,但借助直播软件等互联网应用,进行示范的同时也留下录影,课后学生便可无限次重播回看,复习变得便利许多。依托于互联网平台所做的各种测验与评价所产生的数据资料将更加精准,也更易久存,可有效化解传统纸质档案容易破损甚至丢失的弊端,并可伴随学生的成长道路不断更新,还能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以此制定后续教学规划。
科技在更新,教学形式在更新。因此具备开展线上教育活动的能力将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必学、必备技能。同时,教师也应明确:线上教学不能仅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移植”,不能简单地将课堂教学内容原封不动地平移至在线应用程序里开展,而要发挥在线教育的特殊优势,让其成为学校教育外的重要补充,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助推器”。例如学生的学习地点通常在家,教师因此可以开展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真实生活、家庭、社会上的本领的课程活动。借此组织分享课,请学生分享家务本领、社区志愿活动等,并鼓励家长参与,加强家校联系,创造传统课堂达不到的更加丰富有效的教育效果。
因此,线上教育可以成为教师丰富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有巨大发展潜力,成为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助推器”。
(姜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