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首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区县名单,北京市有5个区被纳入试点,分别为海淀区、房山区、昌平区、顺义区、平谷区。此次试点工作的开展,再次将儿童青少年近视话题摆上台面。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应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并开展有效近视防控措施。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与繁重的课业负担,更新迭代的电子产品、用眼过度或不良用眼习惯、缺乏户外运动等都有一定关系。尤其是近半年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让学生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增多,学生盯着屏幕的时间更长。如果此时不做好近视预防,学生视力多少都会受到影响。教育部对9个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的视力变化情况做了调研,半年以来,被调查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从59.2%上升到70.6%,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61.6%、初中生视力不良率为80.3%、高中生视力不良率为89.3%。相信这些触目惊心的高额百分比,会引起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广泛关注。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高,应该引起家长、老师、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为教师,要重视眼保健操的预防近视作用,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同时也要时刻提醒具有不良用眼习惯的学生,及时指出并纠正。作为家长,更要重视孩子的近视问题,首先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要严格控制时间和使用方式,切忌为了让孩子不吵闹就塞给他们一部手机,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增加孩子患近视眼的可能,更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日常行为习惯。即使是面对大规模的线上教学,父母也可为孩子准备大屏幕投屏,这样比孩子用手机或者电脑要更舒适。其次要注意督促孩子休息眼睛,适时远眺,做好眼保健操等来缓解眼部疲劳。在社会层面上,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也应是全社会关爱学生所共同注重的方面。
(胡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