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第十六届全民终身学习周启动 119人当选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发布时间:2020-11-17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文并摄

北京市第十六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暨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于本周三正式开幕。开幕式上对2020年评选的10名学习之星代表进行了现场表彰。今年有119名市民当选第十一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终身学习示范基地

已建成100

当选“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的人中有来自基层的社区工作者,网络安全的守卫者,创新创业的“弄潮儿”,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航空强国的先行者。他们既是普通人,更是逐梦者。“十三五”以来,北京市持续开展“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评选表彰活动,5年来共评选出了500余名。他们通过自身学习改变命运的先进事迹,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彰显全民终身学习的参与热情。

“十三五”以来,北京市还开展了“基地”建设与认定工作。截至2020年,全市已建成100个市级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48个职工继续教育基地,63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这些优秀学习之星和优秀基地的典型示范作用,累计带动约807万群众参与了学习活动周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首都全民进行终身学习。

张向东是来自怀柔区基层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此次作为市民学习之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她说:“我坚持每天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到6点。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需求的增长也很快。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社区建设工作中。

学分银行分中心授牌18

在开幕式上,北京市教委还为18家学分银行分中心和19家学分银行联盟成员单位授牌。北京市学分银行建设将按照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分期推进的原则开展,首先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试点,然后逐步对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各类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个人工作经历、实习经历、竞赛成果等开展学分认定,转换成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学分。通过实践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范围,条件成熟时再向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延伸,最终推动首都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建立,助力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

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开放大学,负责学分银行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日常工作。学分银行管理分中心依托各区开放大学分校设立,负责区域内学分银行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学分银行联盟成员单位由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成人院校、行业企业等单位组成,共同倡导资源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主要负责为本单位学习者办理业务。

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说,学分银行是利用银行的特点和原理,储存学习成果,包括学历教育课程、非学历教育的学习,如培训、证书等。学分银行将为每个学习者设立学习档案,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低阶段的学历教育和高阶段的学历教育有效对接起来。

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检验员刘洁说,学习对我来说很重要,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更好地指导工作。尤其是在医疗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像今年的新冠疫情,之所以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就是基于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学分银行这个项目很不错,之前医疗行业就已经有全员培训的项目,每年都要达到25个学分。而学分银行意味着所有行业都能让技术人员根据技术发展不断培训自己,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

区级老年开放大学成立17

区级老年开放大学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市老年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区级老年开放大学作为各区老年教育的统筹者和领导者,将协助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在全市的工作部署和推进,协调解决本区老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本区老年教育体系建设,做好老年教育平台、师资、资源统筹和管理。

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信息技术和学历教育优势,进一步夯实市、区、街(乡)、居(村)四级办学体系建设,支持各区老年开放大学办学统筹和特色发展,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学下沉”,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切实把老年教育办到家门口,服务北京老龄社会建设。

市教委委员黄侃说,全民学习周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舞台,能更好满足社会水平的提升。北京学分银行和老年大学能构建全民学习的教育体系,通过学习周活动让百姓和从业人员更好地融入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构建北京首善之区。这次学分银行能进一步整合资源,让学习方式更好融通,让百姓在不同的学习平台上各有所需、各有所求,既实现生活品质的提高,又能服务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在北京开放大学的管理下,学分银行和学分认定更加权威、更有创造力。

区级老年开放大学名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