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第五届中国教育智库年会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市第101中学召开。北京101中等12所具有鲜明智慧校园建设特色的学校遴选首批未来智慧校园协同创新基地校。
活动现场呈现“智慧课堂”教学,展示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教育技术塑造新课堂。北京101中教师陈佩莹展示了初中物理《磁场》一课。磁场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在传统课堂中讲授相对困难。整堂课利用了“101智慧课堂智慧云教学系统”进行授课,并运用classin平台开展异地同步课堂,发布实验任务、随机抽问、上传自主探究作业、自我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教师以一个小活动“如何让静止的小磁针转动起来?你有哪些办法?”快速切入主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各种尝试。老师在平台发起了问题抢答,“恭喜你被选中!”一名学生在学习平板上收到这条提示后,站起来分享自己刚才在实验中的新发现。
在“撒铁屑实验”和“设计仿真地球仪”的活动中,教师利用平台的讨论区功能发布任务:利用各种磁石和地球仪模具现场设计一个地球仪模型。学生将完成任务后的设计图拍照上传,发送到大屏幕上对比,发表评论和观点。在讨论区,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被可视化,教师可以对优秀小组置顶,学生可以进行互相点赞、评论。
这种小组合作、整体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克服传统课堂短板,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观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课堂焕发活力。在每个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利用答题器功能,向学生发布“自我评价”。平台快速统计出结果,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学情,及时调整策略,充分展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理念。
学生周梓涵说:“课上,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pad。可别小看它!通过它,老师为我们下发学习任务、发布有奖问答;我们则可以地直接拍照上传学习成果,与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还可方便地完成自我学习评价。这些体验都很棒,它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平时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功能都可以轻松地实现。我为智慧课堂打call!”
陈佩莹表示,这虽是一节普通的物理课,但它很好地融合了传统物理课堂现场学习和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基于“101智慧课堂”的资源和功能,整个课堂教学非常流畅。教师评价、生生互评、自我评价贯穿始终,让“教——学——评一体化”的精准化教学成为了可能。学生完全浸润在信息技术营造的学习环境中,多元化、数据化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也变得更简单、更快乐。”
北京101中校长、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主任陆云泉介绍,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将从学校空间改造、学习方式变革、管理模式创新、学习生态开放融合等多维度,共同探索未来智慧校园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