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强身健体健全人格

发布时间:2020-10-21 期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对此,考生和家长要转变重文化、轻体育的固有思维,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强身健体、健全人格。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

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中,体育被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心里,体育课上不上、上得好不好都不重要。在日常教学安排中,体育课被挤占,本应上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学生自习文化课成为不少地方的常态。数日前,某地一学校由于安排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引发家长反对和投诉,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网络热点。体育课不受待见,究其原因,是对体育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体育,在很多人眼里是专业人士专门从事的专业事项,而不是普罗大众的普遍爱好。

现在,随着两办重要通知的发布,学校体育工作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教育教学活动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要认真对待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学生无论是在球场上大汗淋漓地拼搏一场,还是在棋枰边凝神苦思地对弈一局,抑或是在泳池里劈波斩浪地畅游一番……无论是一人流汗,还是两人竞技,甚至是多人争锋,都会有健身健脑、强身强体的效果;在反复思索、咬牙坚持的过程中使坚强的意志品质得到锤炼,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胜负观和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

体育课要开齐开足了。学生要踊跃积极上好体育课,细细体味体育运动给自己在身体、心理、思维、言行等各方面带来的积极变化,参与体育,享受运动,让自己成为人格更健全的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海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