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教育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今年874万名高校毕业生已经离校,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目前2020届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政策性岗位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
积极开发党政、事业机关等政策性岗位
截至9月1日,今年政策性岗位大幅增加,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今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教师、大学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社会治理等政策性岗位,都面向2020届高校毕业生开拓了更多就业机会。
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20多个部门出台了近40项政策。针对升学,出台了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面向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急需专业扩招的政策。针对基层就业,出台了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招录规模、扩大城乡社区和基层医疗就业岗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就业等政策。针对扩大岗位供给,出台了加大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扩大毕业生招录规模和扶持新就业形态等政策。针对企业稳岗扩就业,出台了减免和缓缴社保费、返还失业保险费、发放各类就业补贴等政策。针对参军入伍,出台了加大升学优惠力度、优化体检标准、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针对职业资格条件,出台了教师等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的政策。同时,各地各高校因地制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和促进毕业生就业。
除此之外,教育部也会同各方千方百计开拓市场性岗位。教育部与9大社会招聘机构今年2月联合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目前已提供岗位信息1522万条,累计注册毕业生669万人次,投递简历3736万人次。教育部会同有关方面举办专场招聘活动40场,累计提供各类岗位540多万个。
64.5万毕业生
完成网上签约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今年将“云就业”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
王辉介绍,2月份教育部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活动”,已经成为毕业生找工作的一个响亮的品牌;4月份推出“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已经开展了23场,总计超过7000万人次观看;5月份推出“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平台”,全国8万余名一线就业指导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全部注册上线工作。
据了解,教育部在3月份推出“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推动11个省近900所高校开展网签工作,今年有64.5万毕业生完成了网上签约。
持续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
在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教育部把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持续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直接提供岗位近20万个,向贫困生手机发送岗位信息28万多条。同时要求高校建立重点帮扶台账,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此外,教育部会同社会招聘机构,实施精准化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重点服务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
王辉透露,下一步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教育部将与人社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指导地方和高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纳入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