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这门课的内容和其他思政科目内容有重叠怎么办?”“每位老师的讲课水平不一样,吸引不了学生怎么办?”9月21日,在北京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师资培训班上,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感受。
北京市是全国首个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的省(市)。此次培训班即是为了讲好这门思政必修课做准备,有来自北京各高校的百余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该课程将于本学年在北京各高校全面开设。
秦宣以中国人民大学此前在2017级、2018级大学生中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分析了在专题教学中学生反映的两大问题,并现场串讲了有关课程内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明明表示,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通过专家的讲解,加强了对学理逻辑的把握,在教学方法上更加了解了北京市开设这门课的特点,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张明明表示,在未来的教学中,将结合学校注重石油精神的特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在此次培训班上,教师们将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容,把握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研究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案例教学路径模式。
自今年3月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调研其他省份经验做法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北京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共16讲,其中14讲为理论学习,2讲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教学。
“我们发挥北京社科资源的优势,组织顶级专家对课程进行了全面录制。教学视频将提供给各学校,由学校根据自己学科的优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教学等多种形式,努力开好这门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表示,对当代大学生来讲,学好这门课程是了解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制作的系列示范课程视频、讲义、课件当天上线,全市高校思政课教师均可登录该中心课程资源平台在线使用课程。首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教学案例”文本、教学手册及示范教学视频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列知识点集萃视频均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