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教育部和中央网信办日前联合召开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及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视频推进会,对网课平台专项治理工作进行通报和交流,部署启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
截至9月中旬,累计关闭违法违规网站平台6000余家,集中清理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97.5万余条,处置相关问题账号、群组64.7万余个。影响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所遏制,社会反响良好。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对开展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治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抓好领导责任、部门协同、督导落实和长效治理,集中解决监管落细落实、压力传导、力量不足等问题,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整治取得预期成效。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指出,目前网络上存在的“祖安文化”“饭圈”“黑界”等不良社交行为以及暴力、色情、赌博等不良信息,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网络环境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会同网信等部门认真开展治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清理,净化网络环境。
郑富芝强调,要突出整治重点,深入推进网络环境治理工作。一是针对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问题,关键是“正本清源”,防止网游“算计”未成年人。二是针对“祖安文化”“饭圈”“黑界”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关键是“打扫彻底”,要全面清理、坚决遏阻,确保校园一方“净土”。三是针对部分网站平台传播有害和不良信息、恶意弹窗广告等现象,关键是“除恶务尽”,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失灵”现象。要聚焦重要环节,持续开展网课专项治理工作。严把“审查关”,学校选择使用的网课平台“凡进必审”。严把“备案关”,校外培训机构要强化教材、教学内容、教师资质备案管理,充分用好黑白名单等监督机制。严把“巡查关”,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让学生、家长和学校充分参与监督,让违法违规行为在全社会无法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