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变中国 小我融入大我——访北京林业大学首届“北林榜样”刘国庆
发布时间:2019-12-25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刘国庆,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家人为此给她取名“国庆”。她说自己“像一颗小火苗融入祖国,成长过程中与责任、担当、奉献结下了不解之缘。”
带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她一入大学就先去军营锻炼,被评为优秀义务兵;重返校园后,她坚持拼搏奋进不服输,专业成绩上升47个百分点;国庆阅兵,她成为2000人方阵中一员,在天安门广场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她是北京林业大学首届“北林榜样”中唯一的学生代表。她用新时代青年的方式诠释着“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携笔从戎铸青春
记者:高考时,你是如何选报志愿并选定现在的学校和专业的?高考对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意义?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
刘国庆:小时候父母总教育我“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好好学习,有知识才会长本领。到高中之后,我就有了对大城市的向往,认为“北上广”学到的东西会更多。等考分出来后,我就选了适合自己分数的北京林业大学。平时生活中,我时常感受到人们对劣质食品的恐慌,希望人人都能吃上安全的食品,就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填上了食品工程与科学专业。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三进入复习阶段期间,每位同学桌子下都有收纳箱,堆着满满的复习资料。大家熬夜奋战,似乎要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脑海。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它检验考生知识积累、分析问题等方面能力,而且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记者:大一入校你为什么选择了先参军入伍?
刘国庆:2015年7月,刚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被一则征兵海报吸引,“上大学先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的想法便在我心里萌芽。
当年9月3日,我在电视上完整观看了“九三”大阅兵。当看到训练有素、整齐划一的解放军方阵从天安门前走过时,我热血沸腾,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我毅然选择入伍,用我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为祖国站岗2年。我想以最昂扬的大学生姿态向祖国报到。
记者:相对于大学生活,军营生活一定更辛苦。在军营有哪些令你难忘的经历?
刘国庆:军营是我的另一所“大学”。武装奔袭,徒步拉练,野外驻训,这些曾经的天方夜谭成了我的日常。“豆腐块”因为不标准被扔下阳台,军姿站到晕倒,战术练到血浸出迷彩服。为了尽快适应军营生活,我每天做3个“500”(即500个俯卧撑,500个深蹲,500个仰卧起坐),每天4点起床叠被子,每天抄号码本100遍,10公里武装奔袭,300多公里徒步拉练,在海拔3000多米的香格里拉野外驻训……我一步步蜕变,体能从3公里不及格进步到14分钟以内,在专业考核中成为第一批拿到工号的话务员。
我在2016年集团军的通信要素考核中担负卫星助攻群任务,背着30斤的卫星设备冲山头,保障步兵营的通信。正式演习当天突降大雨,我和战友冒雨以最快速度爬上又陡又滑的山头,反复对星,在20分钟之内完成开设,圆满完成了任务。此次演习,我们取得了集团军第一的好成绩。
2017年,我因在部队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义务兵”。
换下军装 戴上校徽
记者:服役结束再返校园,参军经历让你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收获?
刘国庆:2017年9月,我光荣退伍,脱下军装,戴上校徽。军营和大学的无缝接轨让我深感不适。一开始我每天不分昼夜地学习,效果却不明显。部队教会我决不放弃。我积极调整自己,课堂上跟不上的知识点,我就在网课上学,平时时间不够,就在假期学。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从上课时跟不上节奏到核心科目斩获高分,从工作学习难以平衡到相互配合游刃有余,从专业排名64名到25名,上升了47个百分点。
记者:除了获取知识外,在学校还有哪些事让你有更多获得感?
刘国庆:除了按部就班学习以外,我现任生物学院学生事务中心副主席。我在学习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文体活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了多项志愿公益活动,也参加了“世界地球日”“北京半程马拉松”“爱暖长跑”等多项志愿活动,多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今年7月,我报名参加了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再次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祖国的热爱。
青春献给祖国
记者:参加集训时,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刘国庆:我非常幸运地被选为“青山绿水”方阵中的一员,并担任游行方阵第4中队中队长。为期几个月的训练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雨中训练。7月的北京郊区,雨水顺着脖子往下灌,冻得大家瑟瑟发抖。积水彻底湿了鞋袜,走起路来都能听到“呲啦呲啦”的渍水声。但我们没有被雨水浇灭热情,反倒更加兴奋,拼尽全力呐喊欢呼。有一个女孩突然晕倒把下巴磕破了,去医院缝针时,老师们都特别关心缝针是否会在她的脸上留下疤痕。而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报告老师,这点伤并不碍事儿,可以马上投入训练。那次淋雨训练回来后,很多同学喷嚏连天,甚至还发烧,他们却叮嘱我:“队长,你可千万不要汇报我生病,我回去喝点药就好,我能坚持。”
在2000多人的“绿水青山”方阵中,每个人都微乎其微,可都用自己的坚持与奋斗点燃心中的火焰,大家都铆足了一股劲儿,只愿为祖国生日的重大庆典多增添一份光彩。
记者:作为“绿水青山”方阵中的一员,走过天安门广场时你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什么?
刘国庆:我永远不会忘记10月1日那天,战机飞时,冲上云霄。周围的很多同学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欢呼。大家像是约定好的那一声一致的“祖国,万岁!祖国,万岁!”当看到习总书记站起来向我们挥手致意时,不知多少人的眼眶都湿润了。那一刻,我们心中不由滋生起对祖国强大、强盛而无限自豪的火热情感。我们为生在这样的国度感到幸福和骄傲。
从长安街返校的路上,我们遇到了无数志愿者、花车表演人员、其他方阵群众、阅兵的战士、路边的执勤者,他们与我们招手欢呼,热情击掌。打开手机,几百条方阵新闻和朋友圈消息扑面而来。身边几乎所有同学都因我们而感动……散是北林绿,聚是中国红!渺渺星火,竟能汇聚如此大气磅礴的“北林学子”力量;青春年少,竟可画就如此浩荡恢宏的“绿水青山”方阵。我深深感到,身为方阵的一员,身为北林学子的一员,是一件多么骄傲与自豪的事情。
记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未来几年大学生活你有什么规划?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作贡献?
刘国庆:我今年已经大三,目前的打算是准备考研。我今后会更加认真学习,希望能继续深入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
记得2018年在军训退伍大学生汇报表演时,我在宣誓仪式上说:“军营摸爬滚打的生活已经渐行渐远,但‘若有战,召必回’的信念却铭刻在心,家国若能岁月静好,我愿一生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