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召开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实施新型学徒培养计划,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达338万人,高技能人才99.6万人,7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本市将启动实施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对企业职工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到2021年底,本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33%。
围绕企业职工岗前和岗位环节开展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将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职工快速胜任新岗位,员工入职12个月内,培训时间不少于40课时的,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
实施“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制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培养计划,共建专业及基地,给予企业学徒补贴。岗位培训则是为促进在岗职工适应岗位需要,鼓励个人学技术。今年1月1日以后取得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满1年的分别按照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和3000元的标准给予个人技能提升补贴。同时,对于企业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研修培训的,给予企业研修补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本市就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3.7∶14.7∶81.6,特别是第三产业中信息软件、科学研究和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占比约23%,产值占比近40%。本市劳动就业从以单位就业为主,到就业与创业并重。2018年,新注册企业超过18万户,创业氛围日趋浓厚。比如设立大学生创业板,建立大学生创业“陪跑”机制,在板企业达108家,累计融资超过5.7亿元,创造了一批高含金量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