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假期教育首选劳动

发布时间:2019-07-01 期号:
  暑假即将来临。这是学生期盼已久的放松身心的好机会。在完成暑假作业的情况下,利用假期走亲访友、外出旅游都是不错的选择。学生也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劳动。这样既培养了技能,锻炼了身体,又接触了社会,提高了能力,且在劳动中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可以说,劳动是在不上课的假期中最好的素质教育方式。
  有的家长因忙于工作,没有对孩子的暑假生活进行安排或总想在假期里让孩子尽情玩乐,导致孩子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有的孩子觉得假期不上课,作息时间无所谓,生活无规律,可以彻底放松。有的孩子沉迷于电视节目,沉溺于网络和手机世界。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孩子假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衣、做饭、扫除等,为将来独立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生活基础,同时也减轻家人的负担。哈佛大学曾有学者针对456名少年进行长达75年的追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做家务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不少家长在孩子“好好读书”的期待里,把孩子养成了一个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和“公主妹”。一个习惯了享受的孩子不仅体会不到父母付出的艰辛,潜意识里还会把父母溺爱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不仅无法独立生存,更难有追求上进的情怀。以爱为名,却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扼杀了他们独立意识的培养。这样的爱,对孩子而言却是害。
  假期里,父母应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参加些社会活动或公益活动,如社区劳动、志愿服务等。这有利于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比如,可以帮助社区做社会调查和调研,为失独老人或留守儿童做关爱陪伴和帮扶,让孩子广泛了解社会、面对现实。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让孩子在劳动中用身体去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劳动是人与自然的充分接触。孩子不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里,也要装在身体里,才能成为一个完整、全面的人。
  总之,引领孩子走出书本,走向社会,通过动手操作、访谈调查、实践探究等多种体验,体味生活中的世情百态,在劳动中增长见识,增强综合能力,也是好的假期教育。
(段 瑾)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