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说学校 百年老校的博雅特质——访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校长王蕾

发布时间:2019-05-27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前身为贝满女中和北京女十二中,有着155年的悠久历史。百多年间,这所学校走出过新中国首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学校培养的英才遍及国内外各行各业,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百年老校本真教育理念下的博雅文化特质。
 
  记者:学校的博雅课程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王蕾:博雅课程体系惠及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广而博的知识教育、通而达的能力教育以及综而合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的整体提升。
  学校整合了顶级教育资源,创设以“融合、自主、实践”为特色的博雅课程,形成了三个独具特色的课程群:“三领域”即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生命与健康;“三系列”即博雅北京、博雅中国、博雅世界;“三主题”即“学生政协、俱乐部、小讲师”。
  我们的课程从胡同深处出发,延伸到美国、芬兰、肯尼亚、加拿大等8个国家,延伸到故宫博物院的考古现场、北京人艺的舞台、清华大学的教室、数十所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家、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政协委员纷纷走进166中学的课堂……博雅课程拓宽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延长了学生的成长链条。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学校今年的招生情况。
  王蕾:学校今年计划招生240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统招,分01专业普通班(入校后双选组建冰心文学实验班)、02专业生命科学实验班,共30个名额。普通班计划中有5个名额面向房山区考生。第二部分是校额到校招生。
  
  记者:作为冰心先生的母校,冰心文学实验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
  王蕾:一六六中学于2011年在全市率先创建了高中冰心文学实验班。冰心文学班在入校学生中选拔,依托课程体系,提供针对不同发展需求的补偿性课程,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
  冰心文学实验班课时安排更多投入实践学习,将固定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学生在高中期间要去北大学习汉语言文学导论,在高一年级可自选人文之旅或科学之旅完成两次实践活动课程。高中三年期间,学生至少要完成一次志愿服务,如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入围核心团队,帮助外籍专家评审。
  
  记者: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情况如何?
  王蕾: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学校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DNA学习中心建立教学合作,为生命科学后备人才国际化培养提供所需的环境和资源,开发国际课程及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标准。学生高中期间有两至三周参与冷泉港课程,完成一份科学研究报告。所有学生都可到美国参与实践或听冷泉港科学家的来校授课。
  学校尝试开发阶梯式科学素养校本课程,实现初高中科学素养课程对接。在使用英文学习科学实验的尝试中,学生渐渐敢于使用英文表达与交流科学问题,逐步成为高中生命科学国际化人才的后备力量。同时,学校逐步实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学生体验,重视科学方法的探究。
  在2014至2018届生命科学实验班的毕业生中,有走进清华大学的纪从原,有考入普林斯顿大学的蒋胜男,他们是生命科学实验班中的佼佼者。在目前就读于学校的2019、2020届生科班中,有通过学科测试与科研英语测试入选北京市拔尖人才项目的万芮霖、杜乐天、杨子涵。杜乐天还荣获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近几年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合作的分子生物学实践课程项目中,万芮霖、孙泽文、窦斯涵、申熙远、任方舟等十余名学生在DNA条码技术科学实践项目研究中发现的新序列被收录到GENE BANK数据库中。他们出色的工作让学校和美国专家感到骄傲。
 
  记者:学校的戏剧教育十分有特点,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王蕾:一六六中学话剧团成立于2005年,2007年被北京市教委命名为北京市首个“金帆话剧团”。2010年起,戏剧教育在学校普及。2018年,一六六中学成为“东城区青少年戏剧教育共同体”的首任轮值主席学校。
  学校话剧教育从朗诵起步、小品入手、形体启蒙,到精确地理解戏剧,精细地体验戏剧,精彩地呈现戏剧,从“零”起点的非特长生到台上成了“角儿”。话剧团面向全体学生普及话剧艺术,并聘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来校辅导。学生接受系统专业的训练,艺术素养不断提升,还自编自导了《大扫除》《十七岁》等深受好评的获奖作品。
  近年来,学校话剧团已成为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中戏等艺术团体的教育基地。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接受专业指导的机会,也搭建了展示才情的平台。话剧团学生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从这里走出去,有的考入专业艺术院校,有的成为高校戏剧社团的主力。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熏陶,面对学业与生活时更加自信与优雅。
  戏剧课是学校高一年级的必修课,戏剧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了一套戏剧教学方式。课程分为解放天性、戏剧形体故事、戏剧元素表演、小品小戏呈现四个篇章,穿插经典剧目解读、戏剧节演出等,达到“班班有戏剧、人人能参与”的普及效果。除高一年级外,其他年级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学习。每年学校会举办戏剧节,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戏剧教育除了带来学生戏剧专业知识的提高,还对学生的学科教育,比如阅读、写作能力也有所帮助。与此同时,学生还增强了团队合作等重要的品质精神。
  十余年来,一六六中学金帆话剧团多次荣获全国、市、区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斩获国内外各级各类展演奖项,连续两届受邀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汇演。
 
  记者:作为东城示范校之一,您觉得一六六中学与其他学校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王蕾:首先,一六六中学是一所小规模的学校,这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坚守,要为学生提供精致的服务,关注每一个孩子,坚持不扩大规模。其次,一六六中学是一所资源丰厚的学校,与社会、家长、社区形成共同体,组团发展,孩子们从中可以获得多元的选择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可以享受到全市最优质的资源。再次,一六六中学社会认可度很高,毕业生服务于学校的意愿也很强烈,学校的资源也得以不断扩大,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回母校教书。最后,这是一所加工力很强的学校,不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和兴趣爱好为代价,而是希望走出的学生都能阳光、美丽、自信、与众不同,同时也是优秀和卓越的。学校近年来高考一本率都近100%。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