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校长陪餐还不够
发布时间:2019-04-22
期号:
铁 铮
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日前联合印发《规定》明确要求,从4月1日起,中小学、幼儿园每餐均由学校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及时发现和解决用餐中存在的问题。如今,校长陪餐在不少学校都得到了落实,相关情况不时有媒体加以报道。加强学校管理不能止于校长陪餐,还有更多的完善和加强的空间。
校长陪餐是一种制度,但不能流于形式。其初衷并不在于幼儿、学生就餐时校长是否在场,而在于真正落实好一把手监管餐饮的责任。特别是幼儿和低龄学生肠胃功能弱,对饮食的要求比成人更加严格。校长仅仅陪餐是不够的,而要以幼儿和学生的需求为标准,切实将学生餐饮安全的科学管理落到实处。
管理是什么?有人说管理就是服务。即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起码也是通过提供服务实现有效的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就该为全校的师生服务。而要服务首先要经常地深入实际,多多和师生在一起。与师生隔离的校长不可能是好校长。
曾听到一位校领导抱怨,上级把他派到这所学校后就像是把他忘了,一连几年没找他谈过一次话。我委婉地问了他一句,您来之后和每位老师都谈过话吗?他若有所思,没有回答。
管饮食,要陪餐;管教学,要陪课;管学生,要陪练;管学校,就要一天到晚和师生在一起……有人或许会说,一天到晚那么多事儿,哪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啊!那我们追问一句,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哪儿了,不会都用在没完没了的开会、应酬上吧?
毋庸讳言,现在有些校领导成天忙,除了坐主席台时,普通师生很难见到人影。脱离师生的结果是管理上早晚会出问题。因此,应该离师生近些,近些,再近些。这样肯定会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看到最现实的问题。
其实,我还想说的是,尽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但不能指望什么事儿都要校长露面。关于陪餐《规定》里说的也是学校“相关负责人”。理想的状态是,每个管理者守土有责、守土负责,而校长则要履行好全面检查、严格监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