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发布 本市三校将扩招师范生

发布时间:2019-04-15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实施意见》,增加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3所院校师范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支持相关院校增设相关学科教育专业(师范),委托相关院校培养师范生。
培养实行“双导师制”
  面向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卓越中学教师,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面向培养理实一体、德业双修的卓越中职教师,重点探索校企合作“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主动对接首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支持相关高校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面向培养富有爱心、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教教师,支持相关院校重点探索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与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模式。
  相关院校要统筹规划教育实践课程,系统设计,构建包括师德体验、观摩见习、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贯穿培养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为师范生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实践指导。推进师范专业教学实验室、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教室和师范生自主研训与考核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建立健全以指导教师评价为主,兼顾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实践基地负责人评价的多主体参与评价制度。
鼓励设置教师教育学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以《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资格考试标准》为基础,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调整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
  鼓励高校加强与境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师范生国际化培养平台,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推进双方联合培养、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鼓励高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形成具有北京特色、辐射区域、影响全国的师范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支持高校积极探索本科师范生与教育硕士境外培养、师范生境外教学研修、境外高水平大学教师驻校教学等多种途径,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的优秀教师。
支持师范生参与访学
  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审、人才推选、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通过共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流动站、企业导师人才库等,建设一支长期稳定、深度参与教师培养的兼职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指导推动开展高等学校与中小学师资互聘,建立健全高校与中小学等双向交流长效机制。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要优先支持计划实施相关高校师范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教师教育师资国内外访学,争取增加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招生计划,推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教师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将卓越教师培养实施情况特别是培养指导师范生情况作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晋升、中小学工作考核评价和特色评选、中小学教师评优和职称晋升、中小学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名师名校长遴选培养的重要依据。
  本市还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统筹市级财政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根据教师教育发展以及财力状况,适时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在相关重大教育发展项目中将卓越教师培养作为资金使用的重要方向。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