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我讯息” 少用“你讯息”

发布时间:2018-12-26 期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心理教师  郭丽娜

案例:
  高三又一次月考结束,铭铭妈妈被叫到学校分析孩子考试不理想的原因。妈妈有苦说不出:每天说话做事小心翼翼,生怕因为一句话没说到点上就会影响孩子。即使铭铭这次考试不理想,也不敢轻易提起这件事。家里氛围变得不同于往常,自己不敢开电视、不敢高声说话、不敢询问孩子平时的表现、不敢主动提议给孩子放松等,更别提问孩子考试成绩了。孩子一不高兴,就把自己关起来,不吃不喝也不说话。为此,妈妈咨询过很多高三家长如何处理亲子沟通的问题。
 
分析:
  首先,高三生处于青春后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封闭性和开放性共存。当孩子希望用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时,更愿意求助信得过的人。但此人未必是父母。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分离,父母要学会放手;其次,父母和孩子的共同爱好和兴趣可能不一样,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对于某件事的看法和意见可能也会有冲突和矛盾。父母要想顺畅地沟通,需要激发与孩子沟通的兴趣点;再次,虽然高三以学习为重,但亲子沟通不能只围绕这一个话题。父母要关心孩子全方位的成长。让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期望的模样,这样孩子会更有成长的内生动力,更有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亲子沟通技巧需要学习。如何认真聆听、巧妙赞同以及学会反馈和表达对父母来说很关键。
 
方法: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的空间,需要在与父母的分离中不断地成为自己。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与孩子共同规划未来的生涯;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和别的孩子进行无意义的比较,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听取孩子对成长的想法和困惑,站在孩子的角度共同应对高三面临的各种困难,让孩子在不断成长中反思自我,在较为自由的空间中探索和寻找自我。
 
认真倾听不打断
  高三生活不只有成绩,孩子会遇到很多有趣或需要解决的事情,希望与人分享、倾诉。父母要认真倾听,帮助孩子排解压力,增进与孩子的信任感。倾听时,父母要做到不带主观臆断、不自以为是、不理所当然认为已经了解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不打断孩子的话,确保完整理解孩子说话的主题;不急于表达意见,认真思考孩子的话背后的需求是孩子发泄情绪或压力还是需要父母的建议等。父母要在倾听过程中表现对孩子所说话题感兴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确保对于孩子的表达能理解到位,必要时可向孩子询问或验证。
 
巧妙激励有方法
  高三生常处于考试成绩忽上忽下的境地,所以必要的激励很有效。父母不用担心孩子会被激励冲昏头脑,进而骄傲和不思进取。孩子都希望被认可,得到父母的肯定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心。激励孩子不必刻意修饰,发自内心、实事求是的真情流露会更打动孩子。父母要有根有据、具体细致,针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具体事件表达赞美。
 
学会表达很重要
  有些父母会通过命令、要求、指责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不满,甚至将很久以前的事情拿出来再次指责孩子。高效表达的技巧需要多用“我讯息”,少用“你讯息”。父母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解释背后的原因,提出期待。“你讯息”的表达方式无法让孩子在语言中感受到父母希望传达的意思。如“你这次没有考好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复习”等。若换成“我讯息”,如“这次考试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哪里还有提升空间”等。“我讯息”能真实表达父母的感受和立场,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不必要的亲子冲突。
 
迂回策略显高明
  解决亲子沟通问题的办法不是只有直线型的单刀直入,偶尔迂回更有利于亲子沟通。父母要给孩子发现、认识和体验失败的机会,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让孩子在感受中汲取经验,更能促发孩子的成功体验。
 
拍板决定给孩子
  父母在前期沟通中可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给孩子提供信息和建议,但不管参与度有多少,不管孩子最后的决定自己是否认可,都不要取代或影响孩子的决策。把决定权交给孩子,才能培养更有责任意识的孩子。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