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翘楚“围炉”北大 畅谈改革开放40年
发布时间:2018-12-1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围炉”讲堂:唱响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对话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杨利伟、傅志寰等5位代表人物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各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与学生展开对话与交流。
作为一名出生在铁路世家的铁路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认为,中国铁路在过去40年的发展中变化很大:中国的铁路运输能力跃居世界前列;在科技创新方面硕果累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在不断提升。
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回忆说,2003年送他进入太空的时候,现场有很多满头白发的老专家。如今在航天发射现场,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多,大部分是中青年科研人员。中国航天这么多年的发展培养了很多航天专业人才,形成了强大的人才储备。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不断调整结构,扩大规模。目前,中国有26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一半是职业技术学院。1978年,中国有37万名在校大学生,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3700万,其中有200多万研究生。中国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转变,日益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经济学家的陈文玲表示,她特别幸运能够亲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并能够在决策服务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言献策、资政启民。她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物质基础。
香港立法会前议员陈鉴林认为,没有改革开放的40年,香港的发展不会这么迅速。“从政治上来说,祖国是香港的大后台;从经济上来说,祖国是香港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