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志愿服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布时间:2018-12-05 期号:
  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组织安排了众多活动,志愿者走上一线,身体力行,践行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
  志愿工作是指一种具有组织性的助人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其发展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年来,我国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连年增加,北京市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超过400万。在一些公共场所,如火车站、运动场馆、会议场所等,都能看见志愿者的身影。尤其是在大型城市、人流密集景点,志愿者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大家便利生活、安全生活的好帮手。志愿服务作为国际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受到各国民众的认可和追捧。在许多国家,从事志愿服务、做义工,是不少人工余的重要安排。他们会定期到老人院、医院等处从事志愿服务。许多国外院校在录取时,会要求学生提交志愿活动经历、收获和感想。
  志愿服务讲求付出,并不求回报。如果参与志愿服务是为获得名利,那么就和志愿精神背道而驰。但是,从事志愿服务,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在日复一日的无偿付出中,志愿者往往会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充实,会有深入灵魂的感触,在助人中自助并受助,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意义。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哲学家也说过,人不仅要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和社会的关系。通过无偿的志愿服务,人与人传达爱与温暖,是沟通关系、建立美好社会的重要途径。
  当下,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在不断增长,志愿精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假以时日,当人人都有志愿服务意识和行动,助人者人助之就会成为普遍共识,最终人人都是付出者,人人也都是受益者。志愿服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刘海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