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重视交通安全 筑牢生命防线

发布时间:2018-12-03 期号:
  2018年12月2日,是第七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以“细节关乎生命 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一直高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学生交通事故频发,为家长和学生敲响警钟:无论是开车、骑车或行走,一些平时毫不在意的细小行为就有可能影响出行安全。所以,要重视交通安全,加深对交通法律法规的认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筑牢生命防线。
  被无视的规则会无声地威胁你的安全。根据交通管理部门分析,学生群体发生道路交通意外,约半数由自身违法行为导致。例如,不遵守交通信号,闯红灯;不遵守道路标志标线,强行横穿道路或攀爬隔离护栏;在道路上追逐打闹;过马路时看手机或忙其他事情等。上海一名20多岁的学生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拨打电话,发生车祸当场死亡。开车时不能接打电话几乎人人皆知,可是这些“小常识”往往会被忽略。人生没有彩排,生命不会重来,不要因忽视交通规则葬送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让孩子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11月北京一名中学生旅游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不幸去世。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很远,平时不重视交通规则也无所谓。然而,交通事故不容小觑,生死只在一瞬间。父母要配合学校,通过一些真实案例,让孩子全面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认识交通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中小学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远离危险,确保安全。
  规则意识与个人行为规范息息相关。今年10月28日10时,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公交车撞车后坠江事件中,只因1名乘客坐过站,就搭上了其他人的后半生,其中包括未成年孩童。我们对这些“不文明”“不道德”事件的认知总停留在批评与指责层面,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是一些人规则意识淡漠造成的。家长和学校老师要让孩子从小认识规则、遵守规则,如乘地铁要先下后上,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路口要红灯停绿灯行……明白规则是对他人,也是对自身的保护。
  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冬季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将开始。只有学校加强教育、家长正确引导、学生严守规则,才能给学生安全出行带来更大保障。
(刘式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