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创新学校管理模式让学生找到最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18-12-0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提升要不要均衡?高中育人模式研讨会暨第二届海淀区学生发展指导高端论坛日前在京召开。来自北京、浙江、上海等10余个省市的专家、教师共同探讨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海淀区教委主任王方表示,海淀区把学生发展指导融合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配备学业顾问与学生导师,为学生提供选课指导、升学指导以及自主的学业、生涯、心理、品德、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长板”。
  “学生管理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学生活动。其目的是开展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指导学生正确行为的教育服务工作。”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颍惠表示,海淀区将学生发展指导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科研项目形式进行实践探索,根据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指导工作。
  会上,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说:“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和重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和机制,是海淀区推进高中教育改革重要思路和举措。”海淀区要率先实践开拓创新,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海淀积极探索学生发展指导的多元模式,积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配备学业顾问与学生导师,为学生提供选课指导、升学指导以及自主的学业、生涯、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例如,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整合原德育处、团委、信息中心和部分过去教学处职能,与课程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并列,开发学生指导软件平台、综合素质平台,建立学业分析系统、选课推荐系统,共同开展学习学业指导,同时建立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团队。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以幸福教育为理念,建立独立生涯课程体系,有必修课、选修课,还有生涯教育的家长课堂体系;有测评方面、辅导方面,还有实践方面,共同形成了交大附中学生幸福成长的课程体系。
  海淀区还积极引导全体教职工参与到学生发展指导的工作中。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借助学校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立了校外成长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发展选课方面的指导。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倡导发现教育的理念,以课程、活动、资源、平台为支撑,进行生涯、学业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强调对学生的指示教导、指点、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