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2018-10-20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房山区昊天学校初一学生王远在参加完自动化工程学校一周的学工活动之后,说:“为期6天的学工生活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合作的兴奋和努力后的成就感。”截至目前,像王远一样,累计参与市级学农学工实践活动、接受劳动教育的人数达5.5万人。
来自北京市育才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苏芮莹谈起在农职院参加学农活动就很兴奋。她说,这次学农是住集体宿舍,让她学会了怎样过集体生活,怎样和同学相处。“学农课程的任务是搭建花坛,我们虽然要在土地上搬砖、和泥、砌台,弄脏了双手和鞋子,但是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作为学生,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光要注重学习,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发展,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化学老师高苧说,农职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农课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生活中的知识,还学会了化学知识,更能体会到父母每天为自己准备的食物来之不易。这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启发。“我今后要多带学生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市开通了学生学农学工选课平台,提供学农学工课程套餐,让学生提前选课,一周安排一目了然。学农学工活动打乱原有班级建制,通过选课产生新的班集体、班主任、班干部,以新班级为单位全程开展实践活动。
目前,全市有三个市级学农基地,共开发了200多门接地气、接课本、接生活的学农课程,涉及农业与生产、生活、创意、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北京自动化工程学校也开发了14门学工课程,多数为劳动体验课程,将学校学科课程与劳动基地实践课程有机整合。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学农学工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打破资源壁垒,将社会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贯通和融通,服务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无论是郊区学生到城区学工,还是城区学生到郊区学农,都是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共享的实际举措。参与市级学农学工活动的学生大部分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第一次体验寄宿生活,第一次走到田间地头或车间厂房劳动,不仅感悟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能力。在活动结束后,学生更懂得体谅父母,更自觉承担家务,更深刻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的道理。许多家长切实感受到了孩子身上的积极变化,都表示“有时间还是要多让孩子体验一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