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对面》——北京中高招直播咨询精编 2018年中考生物备考 研读《考试说明》 关注学科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2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刘式歌) 西城教研院中学生物学科研修员、学科带头人杨涌近日做客“教育面对面”栏目,针对今年中考首考生物学科,为考生梳理基本题型,指导备考策略。

  杨涌表示,考生只有认识学科属性,才能用学科属性的思维特点认识学习和考试中的问题。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也是地道的理科。考生要带着实证、质疑,包括逻辑思维参与到学科考试中及平时学习中。考生对生物科如何备考有疑惑很正常,但不必太焦虑。考生了解生物中考科目的具体要求及具体方向,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生物考试题型共两类,一是选择题,基本上是每题1分的单选题,由15个题构成,总分15分。二是非选择题,总分30分,包括三大题型:生命现象的分析、科普阅读理解、科学实验探究,有5道题左右,共同构成第二卷。

  家长可以和孩子进一步学习和研读《考试说明》,了解知识方面的一些层级要求,同时要多关注实验考查部分,包括实验关注的角度,并学习其中的案例。这里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考试的范围不只列举的7个实验。

  在基础知识都落实的情况下,想要提升能力,考生可适当通过习题检验。选题时可参考北京教育考试院《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和两份试测题。考生还可参考各区的期末试题和“一模”试题。

  考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物学科的发展、教材的局限及其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素材的广泛与应用性。例如,2017年11月和12月,我国克隆出的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成了各区“一模”题的“宠儿”;再如海水稻等素材,也源自生活。考生还要注重联系,知识要结构化,把握中考的导向。

  最后冲刺阶段,送给考生3个关键词:知识、信息、逻辑。无论采用什么备考方法,考生都要让知识变得更加系统,例如做概念图、做思维导图等。考生要关注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表达逻辑,可借助学科术语、概念、开放性思维等训练,让自己的表达更有逻辑性。

从技巧上说,今年生物和化学两个学科一起考试,给考生思维带来较大的挑战。考生答题时可先答生物题,或先答化学题,最好不要生物题和化学题混着做。

(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城市广播、《北京考试报》联办)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