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就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发出了紧急通知。“紧急”二字足以证明这一问题的严肃性、严峻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的确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重要时刻。
据悉,紧急通知要求迅速开展全面排查,集中开展专题教育,严格规范日常管理。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发布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承担起监管职责。这一通知给全国各地各类学校敲醒了警钟。
如今是网络时代。网络已将整个世界一网打尽。网络改变了政治,改变了军事,改变了经济,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教育。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摆脱网络、拒绝网络、远离网络都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科学地运用网络。
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对于网民来讲具有很大吸引力。同时,网络的应用开发者更是为了吸引网民使出了浑身解数。许多成年人都深陷网络难以自拔,更别说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了。
网络运用得当,可发挥积极、正向作用,对学生成长会有很大帮助。不懂网络、不用网络,无异于落伍、与时代脱节,但过分沉迷网络则百害而无一利。浪费了大量的、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会对学习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基本没有分级。这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尚未形成、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而言,更是极大的隐患和威胁。对此,全社会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
首先,要对网络研发者、运营者、维护者及传播者提出更高要求,采取法律法规等手段,使得他们切实履行起社会责任。这是网络净化、绿化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根本的举措。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特别严防宣传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盛行。
其次,学校、教师要科学管理,把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当成重要任务抓。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普及网络素养知识,教育和引导学生适度上网、适时上网、科学上网、理性上网,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生硬,避免采取砸手机之类的极端做法。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形成预防学生沉迷网络的矩阵。
最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对孩子既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也不能简单粗暴、强迫命令。家长自己要做科学用网的榜样,同时要不断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说到底,孩子是自己的,把教育和引导的责任都推给社会、推给学校,是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的态度。
(铁 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