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一则北大研究生出国留学,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写万言长文“控诉”父母管控的消息,引爆网络,引发众多网友发声。发声多指向为人父母不应过多控制孩子成长曲线,挤压孩子发展空间,为了一己心结,打着爱的旗号,借保护之名,行扼杀之实,招致孩子反抗,多年不回,断绝联系,最终以写万言书“警示他人”的形式予以“控诉”和“声讨”。出现这种事件,其实并不鲜见,不少网民就例举了身边的类似例子。这是个教育问题,集中反映的是家庭教育的偏颇。问题出在孩子心里,根源却在家长身上。
此事反映了家长不会、不懂、不愿以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来教育、引导孩子,而是凭自己的好恶,随心所欲,却又以爱孩子的名义滥施管控,造成孩子心理逆反。因此,父母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是当前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篇万言书中,父母的家教看似事无巨细,却没有多少是正向和到位的,批评是随时的,态度是消极的,方法是抵触的,以至于给孩子的印象是父母对他的性别都不愿接受。这就说明他的父母不懂得家庭教育,嘴上说爱孩子,其实是凭自己的好恶取舍,不管好坏地随意影响孩子。这也是一些家长的通病。在现实中,由于不少家长不懂得家庭教育的方法,缺乏培养孩子成为社会人的理念,以爱为名,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地引导孩子,往往与学校教育和社会观念相抵触,使孩子遇事不知所措,甚至形成畸形性格,造成一些人步入社会后看似正常无异,实则内心扭曲,给社会带来不安定隐患。
在这件事中,作为孩子,万言书的作者貌似无辜,从小被严密管控,长大都得不到独立,以致要用不回家、断联系的方式表达心情。从孩子而言,儿时没有得到关爱,有的只是严密的管控,内心应该更加渴望温馨的爱怜,长大懂事后也会更愿意关爱别人。然而,他却采取如此极端决绝的手法来惩罚父母,同时也惩罚了自己,让自己的内心非但不能得到舒解和快乐,相信会在亲情和精神上留下更深的隐痛。
这个近于极端事件反映的是家庭教育问题,作为家长,首先要有意识地学习与孩子沟通的艺术,宽严有度,给予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与尊重。学校和社会也可以做点儿什么。比如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孩子辗转度过十几年,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些也是为人父母的老师,完全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良趋势,及早与家长沟通,促其改变管控方法;对孩子加强疏导,引导正向发展。社会机构也可以发挥各自所长的组合力量,展现社会大爱,为家长开办家庭教育学校,使他们明白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为孩子组织社会活动,让他们接触各类人群,了解社会生活,自然地接受社会的规则和愿望,愉快地融入社会大家庭,向对社会有用的方向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许多社区建立了家长学校,不但讲解育儿知识,还会传授教子理念,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希望这类家长学校多办长办,形成规模,让所有学生家长都能接受正确的家教知识,学会理性关爱孩子,少点不必要的管控,让孩子能在既温馨体贴又良性引导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李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