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严字当头 依法治考治招

发布时间:2018-01-3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许 卉 邓 菡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持续深入推进高考改革的重要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教育考试院按市招考委工作部署,遵循“稳中求进”工作方针,以“平安考试”为工作目标,坚持严字当头,依法治考治招,全面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切实维护公平公正,顺利完成了本市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任务。

 

背靠背双评保公平 评卷统分科学零失误

  “请把手机、手表、包等物品放在储物筐内。”“您好,请配合安检。”……这是2017年的评卷现场媒体开放日的场景。进入评卷机房前,记者与评卷教师一样,都要把相关物品存放在储物筐里,然后通过“安检门”,经过手持安检设备的工作人员严格检查后,方可进入。2017年,评卷点的安检格外严格,不但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不能进入,连纸笔也不能带进去。

  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市高考评卷总量约20万份,继续实行全科目网上评卷,所有科目实行双人背靠背评阅。全市高考评卷教师1137名,其中,统考评卷教师1107人,单考单招评卷教师30人。2017年严格控制评卷教师组成、结构比例及选聘方式,进一步加大区教研员和中学教师的遴选比例,区教师比例逐年增加,超过50%。全体评卷教师集中进行岗前业务培训,经实操性考试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对所有人员实行严格管理,确保评卷首尾一致。

  本市还加强了评卷场所的安保工作。对评卷场所实行全程封闭管理,继续向各评卷点派驻武警战士负责安全工作,设立安检门,配备手持扫描仪等设备,对评卷人员实行严格安检,同时实行公安巡逻、昼夜安保值班等措施。此外,加强评卷质量监控。严格遵循计算机网上评卷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严格按照培训、试评、正评、质量监控、成绩校验等步骤,确保评卷各环节操作规范。

  2017年本市高考试题难度和各录取批次分数线保持平稳,考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考生和社会反响良好,顺利实现了“考后评卷统分‘零失误’”的工作目标。

 

组织9项单项考试 与统一高考同等重视

  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统一测试等考试,采用人脸识别、全程录像、高科技评分等各种手段,防止考生替考,精准评分防误差。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统一测试全程录像,现场抽签确定考试顺序,器乐测试过程采用“双盲”原则,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利于展示真才实学……

  这些只是本市2017年组织9项单项考试中的缩影。

  2016年12月10日,4198名考生在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城市学院三个考点顺利完成全市美术类专业统测,拉开了9项单项考试的序幕。随后,1257人次参加的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全市统测、367人参加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全市统测、4455人参加的高职专升本公共外语课考试、最终录取9773人的高职自主招生考试、1146人参加的体育类专业测试、36378人参加的外语口试、649人参加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的文化课考试、231人参加的港澳台联招考试等9项单项考试全部有序完成。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这9项单项考试最早的从2016年12月开始,最晚的在高考前两周结束,持续时间长,各项考试规模、考试内容、组考方式不一样。有的以专业和技能测试为主,项目多,组考程序复杂;有的以文化课考试为主,人数多,规模大。考试院对每项单项考试都坚持与统一高考同等重视、同样严谨,确保全部单项考试安全有序完成。

 

本科二三批合并 扩大考生选择空间

  2017年6月底,考生王辰准备填报志愿,他的高考分数超出本科二批录取线50分。对他来说,本科二批中可选择的学校更多了。

  同时,高校录取结果也更好:原本科二批招生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分段生源充足,北京联合大学以及大部分外埠院校生源情况明显好于往年。

  这一系列现象都和“取消本科三批”有关。2017年北京实施本科录取批次改革,取消本科三批,将原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并将平行志愿院校数由6所调整为10所。批次合并后,院校志愿数量的增多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和空间,同时利于引导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办学质量和竞争力,注重内涵发展。

  从本科二批录取情况看,大部分院校计划完成情况好于往年。第一轮志愿投档录取后,大部分院校完成招生计划,剩余计划需进行线上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录取的院校数明显少于往年。往年部分京外二本院校因线上生源不足又不愿降分录取而撤走在京招生计划,2017年这一现象明显减少。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考生与家长反映良好,招生院校对生源表示满意,改革取得初步成功,为下一步改革奠定扎实基础。

 

考生志愿梯度更科学 加分政策进一步瘦身

  理科生小吴在2017年高考中考了491分,顺利被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录取。这得益于北京实施考后知分填报大平行志愿,使她的志愿填报梯度更科学合理。

  2017年是北京实施考后知分填报大平行志愿改革的第三年。经过两年实践,积累的录取数据更具参考价值,考生志愿填报更加科学理性。

  本科一批计划完成情况良好,第一轮投档录取后未完成计划的院校数和计划数均少于2016年。高分落档考生大为减少。本科一批录取中,文科600分以上未被投档考生仅1人,理科600分以上未被投档考生仅5人。考生志愿梯度更加合理,志愿满足率逐年提高。本科一批录取中,前3个志愿高校的满足率由2015年的58%提升至2017年的89%。

  本市加分政策进一步瘦身。在2015年对高考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和规范的基础上,2017年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调整,具体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市属高校招生录取。经过严格审核,2017年全市符合这一加分资格的考生仅4人,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社会反响良好。

 

温馨服务考生 彰显人文关怀

  2017年6月8日,高考第二天下午考试结束后,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考点外,顺利考完最后一科的考生王昊伟坐着轮椅,被工作人员稳稳推出考场。

  王昊伟是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的一名考生。高考前半个月,他骑车摔倒,左脚骨折。高考每科考试开始和结束时,都有工作人员前来帮忙推他进出考点。考点校的人性化组考让他和家人很感动。

  高考人文关怀落在了实处。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通过设立单独考场,为有肢体残疾、生理疾病、心理障碍、突发身体状况等的65名特殊考生合理提供考试便利,包括提供大字卷、设立单独考场、延长考试时间等,并配备专门医务人员,帮助考生顺利应考。考点学校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并由专职教师全程陪护。对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等情况的特殊考生,也提供人性化服务。

  2017年,北京教育考试院以“办人民满意高考”为目标,把维护考生利益摆在首位,立足考试院网站和北京考试报主渠道,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不定期发布高考政策信息;对于一些重点政策规定专门召开工作会,通过市、区、校三级培训形式进行深入解读。全年出版发行“高招专刊”11期,编写《高考志愿填报一本通》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组织全市高招网上咨询活动,在报名、考试、志愿填报、成绩发放、录取等关键环节,为考生提供全方位政策宣传咨询服务,同时加强诚信考试的宣传和教育等,为考生提供优质招考服务,营造和谐高考氛围。

 

局际联席成员单位 携手护航平安高考

  2017年6月7日8时15分,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考点门口,一名走错考点的考生焦急地向交警求助。正在此考点值勤的海淀交通支队中关村大队警长王佳了解情况后,立即驾驶摩托车仅用10分钟便将考生护送至正确考点。这只是高考两天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7年本市高考共设17个考区,92个考点,1791个考场。各部门协同保障有力,局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认真制定了高考安全保障方案和工作预案,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确保高考安全顺利进行。市公安局启动一级防控方案,动用3万余名警力向考点周边倾斜,提前对考点内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整改安全隐患423处,及时消除考点周边火灾隐患1100余个。市交管局启动最高等级执勤方案,组织交通联合执法46次,增设高考临时车位2500余个,开辟考生绿色通道768处,为16名考生提供应考紧急交通救助。市城管执法局全力开展“静心2017”行动,日均出动290名执法人员对考点及周边工地实施实名制全程值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10起,受理涉考各类举报3130件,设立49个“高考爱心服务站”,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服务2500余人次。市住建委对考点周边500米范围工地逐一摸排,加大夜查力度,积极协调8号地铁施工等问题,在英语考试期间停止施工,为考试提供安静环境。市卫计委增设58辆急救巡诊车或医疗服务站,180余名医护人员为考生提供免费急诊巡诊服务,共救治考生、家长、老师等45人次,其中现场救治考生7人。市无线电管理局开启26个监测站,投入46人次、5车次监测考点周边电磁环境,有效防范无线电作弊。市电力公司投入保障人员1516人、328台保障车辆,对考点内部和重要线路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维修,全力提供优质和安全的电力保障。市公交集团在重点途经路线增配430部机动车,增发3765车次,确保考试期间运力充足,并对8处考点14条线路采取临时甩站措施。

  在各局际联席成员单位通力合作下,本市2017年高考组织严密,安全保障到位,人文服务细致,顺利实现了“考前试题试卷‘零失密’,考中大面积、有组织舞弊‘零出现’”的目标。

 

深入实施阳光工程 切实维护考录公正

  2017年北京市高招征集志愿信息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发布;

  2017年北京市高招各批高校最低投档要求随录取进程适时向社会公布……

  2017年,除全面落实信息“十公开”外,本市还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六不准”“十严禁”和“30个不得”等招生纪律要求,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录取阶段,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严格按照原则,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跳录”、“点招”、降低标准违规录取等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计划管理,严格按照计划数投档,严禁投档后、在录取过程中变更计划录取的行为,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在特殊类型招生录取中,依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的相关内容和分值,严格审查考生的投档资格,确保公平公正。

  在录取过程中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北京教育试院高招办将招生信息“十公开”的要求逐项落实到位;严格招生监察,在录取现场成立专门的纪检监察组进行监督。录取期间,高招办主动接受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市纪委监察委等部门领导的巡视检查,听取意见和建议。2017年,通过多种形式,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招录取环境,没有接到一起有关降低标准、违反程序违规招生的反映。

 

 

数说高考

● 报名情况

  2017年北京市报名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和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60638人,实际录取54904人。

● 统考部分

  全市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54236名考生中,文史类17641人,占32.53%;理工类36595人,占67.47%。

● 招生计划情况

  2017年全国686所高校在京招生,计划招46927人。其中,文史类计划15490人,占33.01%;理工类计划31437人,占66.99%。

● 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在京参加统招的高校共录取新生44791人,其中包括艺术院校(专业)、港台高校。

● 单考部分

  单考单招报名人数为6402人,共录取5238人。其中,高职自主招生录取4898人,单独考试招生录取340人。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