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已陆续进入寒假,他们期盼已久的春节也即将到来。有高三班主任反映,每年寒假,都有学生因沉迷游戏、熬夜、大吃大喝,以至于开学时出现作业没完成、上课打瞌睡、生病等情况,影响高三备考。对于平时工作忙碌的家长来说,寒假也是不可多得的亲子互动良机,与其让孩子在家沉迷于电视和iPad,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不妨充分利用假期,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点亮一盏灯。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对于考生积累知识、提高写作水平有重要作用,而寒假正是大量阅读书籍的好时机。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已经发布。语文学科中,高考经典阅读考查篇目与2017年相比,《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其他还有《红楼梦》《呐喊》《边城》等6部名著篇目。寒假里,考生可围绕《考试说明》要求阅读经典篇目,运用做摘记、写读书心得等方式积累素材,不仅有助于备考,也能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陶冶情操。
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假期里,不少考生的常态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其实,寒假中比平时晚睡一点、早上补个懒觉都可以理解,但作息时间过度颠倒不仅会扰乱作息,还容易让考生变得懒散,以至于开学时很难调整好状态,影响听课及备考。父母可帮助孩子制订时间表,提出合理建议,监督孩子严格执行,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能让考生保持头脑清醒,学习时也会事半功倍。
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素有的传统习惯。而高三阶段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父母在物质上给予孩子极大的满足,导致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正值寒假过春节,家庭可实行“家务轮岗制”,考生要帮助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不仅帮父母分忧,还能培养独立自主及动手能力,避免养成过度依赖等不良行为习惯。例如,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学习任务,考生可帮父母拖地、洗碗、整理衣物或房间等,通过劳动消除学习的紧张感,减轻疲劳。让孩子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使孩子精力更充沛,促进学习。
今天,父母帮孩子合理安排和规划假期生活,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明天,孩子才会合理约束自身行为,对未来有明确规划,朝梦想一步步努力前行。
(刘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