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假期安全别“放假”

发布时间:2018-01-29 期号:

  日前,一则小男孩点蜡烛练“劈风掌”烧坏四十多辆电动车、摩托车的消息频传网络。随着寒假来临,假期安全问题再次提上日程。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学生和家长要绷紧“安全别放假”这根弦,莫忽视安全防护。

意外伤害防重于治。每年寒假总有悲剧发生,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出行安全、上网安全等成为安全关键词。

  家中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很重要。裸露的电线插座、烧好的开水壶、没拧紧的煤气罐等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场景都有可能带来致命伤害。寒假期间,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机会增多,家长尤其要注意提醒孩子,按规定正确使用电器,以防发生危险。比如,用完电器后及时断开电源,随时拔掉插头。取暖器周边不要放置易燃物,以免高温着火,同时不要长时间使用,以免电线发热产生不安全因素。此外,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或擦拭电器。用燃气做饭时要避免锅内着火或液体溢出,用完后及时关好燃气阀门,防止气体泄漏造成中毒或爆燃事故。

  假期游玩,无论是单独外出还是有父母陪同,生命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首要问题。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危险的游戏不要玩。远离危险冰面,不要到设有防护栏、警示标牌的江河、水池等冰面游玩溜冰,防止发生破冰溺水事故。发现有人溺水时要见义“智”为,及时求助,千万不要盲目下冰营救,以免发生连带事故。雨雪冰冻天气,路面湿滑,不易行走,汽车刹车性能也会受影响,易产生交通安全隐患。因此,谨遵交通规则尤其重要,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骑车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不坐黑车或不正规车辆等。

  很多学生假期喜欢上网消遣时间,网络安全成为人身安全的新内容。孩子的戒备心不强,更容易上当受骗。家长要提醒孩子提高防备,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信网友,不要将重要信息如家庭地址、电话或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告诉陌生人。同时,防止沉迷游戏,不要轻易汇款购买网游装备,经常有骗子在骗到汇款后连号带钱消失;不要轻易相信网购中奖,小心陌生链接中的陷阱;远离校园贷款、网络诈骗。只要是涉及钱的事儿,都要慎重考虑,并询问家长。另外,要控制上网时间,避免长时间上网。

  安全教育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是不够的,学生自身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危机意识、避险技能最重要。假期家长接过学校监护的“接力棒”,学校也要延伸管理,联手撑起孩子的“保护伞”,继续上好“生命教育”必修课。

(孟 红)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