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立德树人 以翔宇精神筑牢思想基石 培育有中国心国际化人才 ——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曲茹

发布时间:2017-11-2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邓 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曲茹。

  记者: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近五年来,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有什么独特做法?

  曲茹:北二外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中心环节,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为契机,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学校以加强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强化协同发力为要点,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点,落实各级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政策体系和常态化机制,逐渐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

具体做法上,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突出思想引领;二是弘扬“翔宇”精神,构筑二外文化思想基石;三是加强教职工思想工作,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四是构筑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五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营造全校立德树人育人工作氛围和环境。

 

  比如学校不断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从“新生、文化、实践、资助、心理、就业”六个维度,通过开展“三项工程三大体系”,构筑全方位育人体系。学校广泛开展“中国梦·师生唱”红色史诗音乐会、“中国梦·青年说”国际诗歌朗诵会、双语微党课、二外演说家和“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思想性强和价值引领明显的品牌活动,着力打造针对性强、感受性高、呈现性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还立足国际化特点,积极开展校外、海外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创新,做好法国夏斗湖外派学生、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及“双培”“外培”“贯培”等各类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全方位育人理念落到实处。积极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

 

  记者: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在师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校训、校风是如何传承和发扬的?

  曲茹:北二外的校训是“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这一精神,以“传承东西文明,促进中外交流”为己任,形成了“融中外、兼知行”的学风、“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教风,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产生了一批名家名师,培养了包括外交部部长王毅、前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等在内的众多优秀人才。

  众所周知,北二外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创办的高校。因此,学校十分注重继承和弘扬总理精神(翔宇精神),不断凝练和丰富以总理精神为引领,以校训为核心,以教风、学风为拓延的精神文化体系。

  近年来,学校以口述史、网络校史馆等项目为重点抓手,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十项重点工作,制定实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初步形成具有北二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创新校园文化载体,打造翔宇大讲堂文化品牌;推出“中国梦”系列主题高品质文化活动,举办翔宇国际文化节、“中国梦·青年说”系列国际诗歌朗诵会、红色旅游创意策划系列大赛、读书节等活动,切实继承弘扬翔宇精神和校训精神。

 

  记者: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思政课教学情况如何?有什么新举措吸引学生喜欢学?

  曲茹: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后,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涵盖142条任务措施的工作推进方案,其中对思政教学提出了新的规划和建设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二是推进“课程思政”的试点和建设。其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以教学改革示范课、重大课题研究为牵引,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网络—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常规课堂与试点课堂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做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探索研究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教学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不断提升。

  在课程思政方面,学校制订了教师、教学、教材“三教”融合的课程思政系统方案,开展课程思政难点攻关计划的试点和研究工作。围绕各类课程(通识课、专业课)、课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突出教学中心,强化教师、教材支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建立“三教”融合的体系和系统解决方案,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成学生真正喜欢、真正受益的好课。

 

  记者:学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曲茹:学校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治学、以德施教。根据学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推进方案,学校将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支持和培养;采取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

  同时,重点加强制度建设。目前学校正在修订完善新的教师评聘和考核制度,强化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定师德“一票否决”实施细则,同时修订新进教师教学上岗的条件准入制度及退出机制,为师德师风建设保驾护航。

 

  记者:学校如何引导师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深入?

  曲茹:学校坚持贯穿结合融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体现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师生规范中,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学校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师优秀楷模评选表彰,大力宣传树立师德典型,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充分利用新生教育、毕业典礼、评优表彰等重大活动契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精心设计“百人微宣讲”、“百节微党课”、“百篇微传播”等系列微活动,将思想理论教育微化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第四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和团中央“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行动优秀高校组织奖、调研报告突出贡献一等奖,二外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荣登2016年中国大学新媒体百强榜,在全国外语院校中排名第一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