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孟 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五年来,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亮点纷呈,陆续推出并实施一系列政策,如取消年龄限制、在职联考纳入全国统考等,为考生考试深造提供更多公平机会。作为全国研究生招生单位最多、报考人数最多和招生规模最大的省份,北京地区逐步建立起具有北京特色的研招管理服务模式,细节服务关爱考生,五年来圆满完成40万余人的硕士生招生和11万余人的博士生招生工作。
招考改革措施频出,给考生更多公平机会
五年来,研究生招考改革稳步推进。研考报名年龄限制取消、在职联考纳入全国统考、推免生不再区分学硕专硕、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等措施的实施,为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提供了更多公平考试深造机会。
2013年10月,在研考报名中,36岁的蒋洪波按捺不住了:“现在遍地是研究生,本科学历已经拿不出手了。我已经成家立业,生活也稳定了,就想实现未完成的梦想。”蒋洪波难掩的激动,源于一个月前教育部出台的《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取消对考生报名年龄限制的规定。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他之所以决定考研,一半为了“镀金”,一半为了圆梦。对于像他这样的“大龄”考生来说,研考取消年龄限制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鼓励。五年来,越来越多“大龄”考生加入研考族,实现着继续深造的愿望。“取消年龄限制是对教育本位的回归,有利于终身学习。”中国科学院大学研招办副主任冉盈志表示。
2017年,在职联考首次纳入全国统考,在职研究生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与研究生梦“再续前缘”。全国共201万人报名参加全国统考,比上年增加24万人,增幅13.56%。与在职联考不同的是,教育部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遵循“两统一、一同一”标准,即统一下达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非全入统”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执行,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
“与考生息息相关的是,同一招生单位的同一专业,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分数线、录取标准要保持一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弛说,比如在艺术硕士考试中,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考生,都要考同一张卷子,录取条件也一致。这无疑为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在职人员增加了难度,但换来的是“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对于搭上“非全入统”首班车的考生张莹莹来说,“这项考试改革,很值”。
教育部规定,从2015年起,研招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针对推免生的这一招生改革,从“入口”给了考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从此,推免生可自主决定报考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也不再被推荐学校以任何限制条件强迫留下。报考本校还是外校,是走是留,考生“说了算”。时任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立勇认为,能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都有一定真才实学,希望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之前的留校限额或学硕专硕之分,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他们的选择。不再设留校限额,让考生争取到推免资格后可“校比三家”,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多次平行报考多个招生单位及专业,想外推或内推都随自己的愿。不区分学硕专硕后,推免生也不用再因为有些单位只招学硕推免生或只招专硕推免生,和自己期望不符而没有资格报名。
2016年,国家首次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该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专项专用,不得挪用。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虽然退役大学生士兵可享受“专项计划”,但这并不是“特权”,他们也要和其他普通考生一样,经过网报、现场确认、初试、复试、调剂等环节。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数据,2016年下达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士兵计划共计626名,实际录取161名。由此可见,退役大学生士兵即使可报考“专项计划”,仍然要面临严格的考查。
招考安全力度加大,为考生营造良好环境
五年来,研究生招考安全实施力度不断加大。“一题多卷”、研考违法者被追刑责等措施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全国研招信息公开平台和推免服务系统的开通,使招考录取在阳光下进行,更加安全规范。
忆起2013年研考,唐永强说,最让他难忘的是“一题多卷”贴条形码环节中,他不小心撕了个小口儿,顿时乱了手脚。看到他举手后,监考人员立刻跑来,仔细检查后拍拍他肩膀,告诉他“不碍事”。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却抚平了唐永强的焦虑心情,让他在后面几科考试中得以正常发挥。
为加大考试安全实施力度,2013年起,研考统考科目实行“一题多卷”考试,即同一科目、采用多套等值试卷在同一考场考试,内容相同,但试题和答题次序排列不同,不同试卷采用条形码区分。2013年,4个科目考试首次实行“一题多卷”,包括政治、英语(一)、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2014年,新增西医综合和中医综合2个科目实行“一题多卷”。“老师,我的条形码贴得有点儿歪,需要重新贴一遍吗?”“老师,我的条形码贴倒了怎么办?”……由于没有贴条形码的经验,各考场不乏这样那样的问题。监考人员耐心帮助考生正确粘贴条形码,考场秩序井然。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将国家考试违法者被追刑责写入法律。作弊的考生除要接受应有的行政处罚,还要承担刑事责任,这让研考考试安全有了双重保障。为此,2016年研考前,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特别提醒考生,除遵守《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外,还要注意《刑法修正案(九)》中规定,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代考替考等4类行为将触犯《刑法》,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陆续在学校官网和官方微信号推出“诚信应考”相关内容,提醒考生遵守考试纪律,遵守网报时签署的诚信考试承诺书,远离考试作弊。考试当天,“研考作弊已入刑,自作聪明毁一生”的警示语在考点校随处可见,并引起考生对诚信的讨论。“即使侥幸通过考试,也拿不到研究生毕业证”是他们最终的结论。
在阳光下进行的招考录取,更加安全规范,也让考生心服口服。2014年,教育部首次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各招生单位将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复试考生名单和录取信息等公示在该平台上。未经招生单位公开及平台备案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工作人员介绍,往年研招办要综合北京地区各高校的数据并带到指定地点,对各高校录取情况进行现场录检,整个过程至少需要3天。信息网上公示之后,录检也可通过网络直接审核和反馈,工作越来越便捷。
2014年,教育部首次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从2015年起,全国推荐免试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通过该管理服务系统进行。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负责推荐单位的推荐办法、专业目录和推免生名单,接收单位的接收推免生办法和待录取名单的审核工作。
信息公开,考生体验到的是透明公正。张明(化名)在2014年研考中报考了北京大学,初试成绩虽然靠前,但最终没被录取,内心有些纠结。得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开通后,他登录进去,果然看到其中有自己所报考专业的复试考生名单,以及每人的初试分数、复试分数和排名情况。看到自己的复试成绩较差时,他想起在复试环节“一问三不知”,对这个分数释然了。
考务管理科学优化,向考生交上满意答卷
五年来,研究生招考考务管理不断科学优化。北京高校标准化考点建设逐步完善,已形成一定规模。网上评卷、成绩核查,确保公平无误,向考生交上满意答卷。
2013年标准化考点首次投入使用,全市共建成标准化考点54个,标准化考场3704个,实现与教育部、北京市、考点的三级联通,当年即实现研考覆盖率达95%,同等学力全国联考、专业学位全国联考100%覆盖。
2015年是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最后一年,报考人数激增给组考工作带来巨大困难,考位数量严重不足。通过深度挖掘现有考点校组考潜力和新增北京化工大学考点,解决全部考生考场安排问题,圆满完成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收官之考。
2017年在职联考首次并入全国统考,北京考生达10.6万人,增幅21%,创历史新高,考场资源严重短缺。考试院进一步调整优化考点布局,一方面新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考点,增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接受报考外埠考生考点;另一方面要求考点校积极挖掘考场潜力或开辟校外中学考点,加强校外考场试卷流转监控,确保试卷安全保密。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统筹安排统一评卷,做到评卷工作科学、高效。2013年,研考首次实行“大袋包装”、“一题多卷”、包装覆膜,所有统考科目网上评卷,确保考前不泄题、无试题印制事故,考后评卷公平无误。在保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个评卷点的基础上,考试院将承担评阅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3个统考科目的北京师范大学,承担评阅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北京理工大学及承担评阅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个统考科目的中国农业大学3个评卷点单位,统一集中至北京师范大学评卷点。
“忙!”忆起2013年研考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考试院研招办李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字。虽然研考结束了,但对于研考工作人员来说,考试并没有结束。当年,研考首次实行“大袋包装”、“一题多卷”、包装覆膜,所有统考科目网上评卷。考试院首次承担北京地区23科统考科目约40.5万张答卷的扫描任务、17科统考科目的网上评卷任务,规划新建卷库,确保答卷存放安全;加班加点,周密安排,保质保量完成答卷扫描、全国扫描数据交换任务。选派1200余名教师和180余名工作人员,评阅试卷52万余份,实现网上评卷由1科向17科的平稳转型,顺利完成网上评卷工作。
2014年,考试院承担北京地区11科统考科目约45万份答卷的扫描任务。“我们扫描时已形成一定的套路,不在乎多两科。”对于“一题多卷”科目增加两科,考试院研招办工作人员语气中丝毫没有负担。事实上,多两科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首先,网上评卷时多了一个识别环节——识别试卷属于哪个类型;然后,由于中、西医综合考试是第一年实行“一题多卷”,考生较生疏,如有贴错条形码的情况,工作人员就要挑出来重新识别。
“考试院扫描完答题卡后,就轮到我们网上评卷了。”参与北京网上评卷工作的张老师感受颇深。一份份呈现到评卷人员面前的电子试卷,都是隐去考生姓名和考号的。张老师负责英语大作文部分的评阅。作文评阅本来就是大工程,改成网上评卷更“费眼”了。令人头痛的是,有的考生笔迹较浅,扫描后看不清。“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尽力去看,有时也会用手比划着读,生怕漏了一句话。”张老师说,无论多么麻烦,都要给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分数。
2016年研考中,考试院研招办开发成绩核对程序,杜绝人工偏差,完善充实核查内容,确保考后评卷公平无误;充分发挥数据效能,及时发现、规避组考过程中的失误或风险,为研考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也向考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数说北京研招近五年
年份 硕士统考录取 博士统考录取 同等学力申硕报名 在职联考报名
2013年 73919人 21195人 26059人 21934人
2014年 71815人 21617人 26075人 24214人
2015年 80799人 22035人 27283人 30378人
2016年 82499人 22363人 25636人 —
2017年 95341人 23612人 25618人 —
总计 404373人 110822人 130671人 765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