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红
北京市寻找“美丽乡村教师”活动已经启动。来自市教委的数据显示,本市在过去一年为3.3万名乡村教师发放9亿岗位生活补助。从精神关爱到物质保障,给扎根农村、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送去切实的关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要想顺利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少不了乡村教育的优化和提高,离不开乡村老师的奉献和坚持。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中小学生约6000万。这么多学生需要优秀的乡村教师,需要优质的乡村教育。多年来,无数乡村教师坚守着平凡却又伟大的工作,传播文化,开智育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他们都有美好的理想信念,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守住乡村教育的基石。
乡村的自然风光秀美,但很多地方的教学条件较差,教学硬件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在困难面前,面对孩子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乡村教师毅然选择了坚守。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一两年不难,难得的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守护着乡村孩子采撷知识的家园。他们用行动担负起对教育的责任,与学生相依相伴,呵护学生成长;他们用执着和博爱谱写着人间大爱,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一批批乡村地区的孩子才有了飞向梦想的翅膀,走出家门,走向外面的世界。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奉献,教育公平才不是一句空话。
近年北京取得一系列基础教育深综改的成果,农村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新的均衡发展平台,教育投入从以前关注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转移到优化师资水平和师资环境上来,专门出台乡村教师提升计划,聚焦乡村教师的保障水平和资源环境调整,包括涨工资、为乡村教师和薄弱地区学校老师提供到城区或名校学习的机会等。这些关怀政策措施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地位,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建设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促进乡村教育充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