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晗
肩负党中央推进继续教育改革的嘱托,在2013年到2017年五年间,瞄准北京城市发展需求的北京成人高考,开始以全新的视野梳理、探索新时代的使命与目标。从试行统考与职业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校企合作,引导成人教育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求,到试点实施本校高职、成人高起专应届优秀毕业生免试就读本校成人专升本,协助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再到率先将人脸识别引入考务管理,加速招生考试服务水平的完善提升,为培养首都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市民终身学习需要铺就更平坦的道路,五年来,北京成考以砥砺奋进的稳健姿态前行,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开辟校企合作新路径,推动职业教育协同城市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一直承担《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研究以及改革方案制定工作的北京,经过数年摸索,于2014年正式开始了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试行统考与职业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入学方式试点工作,首批试点院校为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等八所独立设置成人高校。
近年来,东城职业大学在东城区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连续多年推出“学历技能双助推政策”,不但能让本区优秀职工免费上大学,更将职业证书培训引入教学体系,强化职业教育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引导学生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职业技能。石景山业余大学则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部分专业实践性课程比例达50%左右。学校不仅邀请行业专家到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还在神农庄园饭店、京燕饭店、万商花园、北京华美天祥集团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需要。在录取选拔过程中引入职业技能测试,让学生的能力基础、学习需要与高校培养目标更趋一致,为成人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扩展校企合作规模拓宽了道路。
此项试点改革也极大激活了本市在职职工的学习意愿,让越来越多的基层工作者向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标准积极靠拢。毕业于东城职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张素经,便是成人高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受益者。在校期间,学校的体验式授课、校内外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还有职业技能助推培训、企业基地实训、网络体验平台、专业技能大赛等丰富的学习实践平台,都能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令她印象深刻。在校期间,她还拿到旅游英语中级从业资格证书,还参加了会计职业能力方面的学习。多年的培养,让她对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短短几年中,就有4000多名参与成招校企合作试点改革的考生像张素经一样从中获益。
借助招生模式试点改革而强化的校企合作办学,也在指引着成人院校的专业建设服务于城市发展。在与和城市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企业需求带动下,专业调整更加科学地去粗取精,让成人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更加有的放矢。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受益于校企合作的成人教育培养,单位职工不但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职业技能等方面也有了综合进步,这直接助推了企业的发展,让企业更加高效地提供城市发展所需的绿色环境与优质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协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成人高考中,考生孙先生感慨自己时隔五年才再一次踏上重返大学校门的旅程。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参加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大专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工作了。虽然练就了一手编程的好本事,但去年公司业务转向人工智能手机软件开发,让他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渐捉襟见肘,于是决定通过成人高考继续攻读本科。他感叹道,如果当初能有更多渠道方便地直接继续学业,那该多好呀。
他的美好愿望,其实上千名大专生早已实现。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开始实施本校高职、成人高起专15%应届优秀毕业生免试推荐就读本校成人专升本学习的入学方式试点工作,首次报名就有446人。
五年来,北京成人高考的发展并非闭门造车,而是主动将改革延伸到更广泛的教育领域,协力高校完善、创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免试专升本”试点,就是衔接不同教育类别、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另一次有益尝试。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由此得以打开。择优推荐为高起专在校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和教育激励机制,同时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强化了学生终身学习的通道。该项改革试点的实施,受到成人院校普遍欢迎,首都师范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相继加入试点,同时衍生出“教师二学历免试入学”的新模式。
成人高考沟通不同教育领域的尝试不仅限于高等学历教育,还延伸至非学历教育层次。2014年起,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教育学院3所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实施考生自愿选择英语口语等级考试替代成人高考专升本入学英语科目考试的试点工作。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此项改革试点不但探索实行标准化考试和社会化考试相结合,也为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多次选择的机会,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学以致用,为各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成人教育招生领域如何与首都国际交流中心的定位相适应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摸索招考改革新方法,迎接终身学习型社会新局面
2016年,在北京成考某考点外,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就刚刚考过的作文题聊得火热。她们同在高校学习业余音乐课程,打算进一步通过成人学历教育加深音乐理论的学习,提高演奏技艺。虽然都已年过六旬,但在她们的眉宇间,看不到任何跟不上时代的窘迫,在考场外还不忘在朋友圈发布参加考试的心得,把考试结束后灿烂的笑容定格在照片里。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成人高考延续自己终身学习的道路。而完善成人高考的各项服务,五年来也是北京成考改革坚定不移的追求。
2013年,成人高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首次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高等教育学历查询系统联网,进行学历证书网上验证工作,取消现场人工验证工作,大大减少了考生在现场确认环节排队等候的时间。2016年,北京成考开始试行考生网上自行打印准考证,2017年全面实施,从此考生无需在规定时间到各区现场领取准考证,减少了路途奔波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考生补办准考证的难度。五年来,每年都有众多考生通过成考线上调剂录取获得第二次宝贵的入学机会,市成招办每年都有专人值守,在固定时间为考生网上答疑……种种细节,都让考生的终身学习之路更加顺畅。
细心服务每名考生的初心不曾改变,而在事关考试公平的问题上,北京成招考务管理又时刻牢记使命。五年来,北京成招在考试各个环节大力推广二代居民身份证的使用,并且实现了标准化考点的全覆盖,各部门联动,综合整治考试环境,三级巡视体系落实安全考试责任,完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试卷安全,屏蔽仪、金属探测器、无线电侦测等科技考务手段推陈出新,特别是人脸识别及身份验证系统的应用,更是在北京举办的各类国家教育考试中首开先河。
北京教育考试院成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人脸识别在考务管理中的应用,首先是以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考试为试点,进而在2015年推广至成人高考,并将人脸识别和身份证验证等功能合而为一。成考报名现场确认期间,考生面部图像信息等相关数据就已采集完成。该套身份验证设备与整个考生信息数据库相连接,不仅包含人脸识别功能———在成考现场确认时,当工作人员将考生身份证置于设备身份证识别区域,读取考生身份证信息后,设备会自动进入拍照界面,完成考生面部图像信息采集;在查验身份信息时,系统通过综合分析比对考生现场确认时所采集照片、考生身份证照片、考生现场照片,对考生身份进行识别;考试期间,每名考生都有可能被工作人员使用身份验证设备抽验身份。北京成考不断加强的人防、技防手段,严厉打击和震慑了包括替考在内的各类考场舞弊行为,再加上刑法第九修正案护航,成人高考的考场环境更加公平与公正。不遗余力地创造公平公正的考场,说到底就是为了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这一使命的指引下,北京成招工作仍将砥砺奋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贡献力量,努力让更多人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拥有更多宝贵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