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初三生复习攻略

发布时间:2017-09-30 期号:
  “十一”假期即将开始。进入初三近一个月,对于突然加大的学习难度和加快的学习节奏,考生正好利用假期调整身心及学习方法等。针对初三生如何利用假期复习,各科老师给出一些建议。
 
语文  梳理归纳  专项突破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  段秀丽
  近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内容分为五个板块:基础与运用、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这些板块考查形式不定,但内容相对固定。考生可整理平时的练习题,分析在哪个板块丢分严重,思考原因何在,在复习实践中寻找提升方法,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能力考查的指向、个人储备的弱项。有效方法是针对弱项,梳理归纳相关内容,逐项突破。
  名著阅读考查主要故事情节与相应人物性格、内容理解、中心主旨、人生启示等知识点。考生可先看自己对哪一本名著没有把握,再翻看目录并检索自己的记忆,记忆模糊的要快速阅读相关章节,做阅读笔记,画出故事发展的脉络图。如果每一本名著都有自己画出的脉络图,以后进行二轮、三轮复习时抓住“纲”,提纲挈领就可“纲举目张”。比如,《红岩》中抓住叛徒甫志高出卖革命同志这条线索,再串联起许云峰、江姐、成岗等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党的机密的英雄壮举。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手绘有更多发挥空间,可把名著阅读的脉络图画得更加详尽完善。
  文言文复习方法主要有:分类复习,化零为整;读懂文本,细致落实;理清思路,搭出框架;根据特点,抓住要点;归纳比较,融会贯通。比如,考生可将文言文五篇“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放在一起复习,分别归纳写作背景、景色特点、人生情怀等。课内文言词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都可画表格进行归类比较。考生要注意积累总结,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也可通过联想迁移的方法解决。
  考生复习时要注意回归教材,立足基础。教材中有“名著导读”和“附录”两部分,较详尽地介绍了书法、修辞、诗歌等与语文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与其大海捞针,不如从教材中提取权威概括的知识点。
  现代文阅读板块要注意对答案要点的理解。例如,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依据是什么?文章中有没有原文可以证明?拓展延伸的方向是如何展开的?练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深刻领悟从哪个角度切入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作文重在写出生活。考生假期中可梳理真实生活中的素材——校园生活、个人发展、家庭亲情,提前规划这些素材最动人的细节,以节约考场构思时间。
 
数学  调整身心  针对练习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教师  杨革华
  从知识上看,初三数学难度加大,一般学校会加快进度,为下一步总复习留出更多时间。由于学习节奏的加快,与暑期差距较大,一些考生在疲惫中度过9月,想利用“十一”假期睡懒觉、玩游戏等。这是个误区。休整的方法是调整不适,而不是放松。考生要合理安排假期作息时间,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假期最好不要安排远途旅行,可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把学习内容安排在每一天,不能到最后一天再写作业,否则起不到假期调整作用。
  考生假期要在完成学校布置家庭作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专项练习。例如,有些学校恰好讲完二次函数一章的知识,考生可从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实际应用等每个环节进行梳理,找到问题,再进行强化训练,使知识得以提升。
  大部分学校假期后都进行月考,知识的融会贯通尤为重要。结合初二的一些重点章节,如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四边形等与初三知识联系密切的章节,进行1至2次的综合训练很有必要。一次时间不要太长,讲究效率。
  最后,考生要调整心态,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初三学习生活。
 
英语  培养语感  梳理知识
石景山区北方工大附属学校教师  王 芳
  应对12月的听说考试:假期切莫贪睡,不要打乱生物钟。早晨是记忆最佳时间,考生可大声朗读课文、背诵单词,根据“新中考”英语听说考试的四大题型设置(听后选择题、听录音后口头回答、听录音后记录信息和听录音后口头转述信息、朗读短文)依次练习。通过反复朗读、背诵,可刺激大脑,强化记忆,慢慢培养“语感”,一口流利的英语自然会脱口而出。考生每天可抽时间做一套中考模拟听力题,利用假期为听说考试做充分准备,力争第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有了40分满分的优越感,会为后续60分的笔试获得信心和动力。
  应对假期之后的期中考试: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考生还要整理相关旧知识点。利用假期归类9月所学的语法知识点尤为必要。考生要重视语言基本功的训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培养学习方法和策略,把握教材,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
  每天写一篇英语作文:写作文既检验词汇量,又考查语法知识,复习效果最好。考生可分类写作,如第一天写人、第二天写物、第三天写事等,还可准备中考必备的30句经典句,写作时尝试变形用上这些句子。
  两天做一套中考模拟卷:套卷涉及的范围较广,考生可发现自己的弱项和短板,这样假期后的第一轮复习就有了重点。
  针对薄弱环节强化训练:有的考生感到英语单词拼写困难或词汇量不足,可在假期坚持每天按读音规则拼读或默写30个左右的单词或词组,牢固掌握开学以来所学单词、词组。有的考生阅读或完形填空水平较差,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或略高于自己能力的有关短文进行训练,坚持每天做一两篇,一周积累下来会有很大收获。
 
物理  回归课本  踏出家门
房山区昊天学校教师  贾学辉
  假期考生可梳理知识体系,查缺补漏,预习新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对于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考生来说,本学期不仅学习电学知识,还学习内能知识。内能知识概念较多,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和热机的相关概念经常在中考多选题中考辨析。考生要回顾课本,看看知识的生成过程,结合课上笔记整理出相关思维导图,将零散知识梳理成体系,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于只学习电学知识的考生来说,电学知识起步非常重要,相对于零散的力热声光是环环相扣的体系学习,两种电荷相关的概念较多,考生要认真理解记忆。电路知识要熟记电路符号,能规范画出电路图,培养用铅笔直尺作图能力。按照要求熟练作出串并联的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是后续电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设计探究性电路实验的重要能力。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规律是易混淆的知识点,考生可在假期中整理。
  预习课本,捷足先登:即将学习的欧姆定律和电功率是电学知识中的难点。考生可在复习之余预习课本,看看这些内容中哪些难以理解,并做标记,以后上课时可重点听讲。
  踏出家门,走向科技馆:在学习之余,考生假期可结伴去科技馆放松。近年科技馆的相关实验一直是中考热门题型。考生不要走马观花式地走过场,要静下心来看看具体实验介绍,了解相关实验原理。比如静电滚球实验,看看能不能用所学电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
 
化学  反思小结  摸索方法
北京市八一学校教师  宋晓萌
  开学一个月来,多数初三生学了教材第一、二单元。有些人如鱼得水,迅速进入状态;还有人不得要领,要进一步提升。考生可在“十一”假期充电,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小结,摸索学习化学的方法。
  首先,梳理基础知识,如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氧气性质实验的一系列现象、氮气和氧气的基本用途等。
  其次,梳理基本思路方法,如制备氧气的思路方法、呼吸探究实验的方法和结论、研究蜡烛及其燃烧的意义等。
  再次,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等概念与氧化反应的关联和区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联系等。
  梳理时可采用列表或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概念、知识、方法分门别类,并将概念之间的关联画出来,在动手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原理和概念。梳理后适当做一些基础性习题,发现不足,及时改进知识网络,力争在假期后形成一份详尽的总结。
  最后,利用假期开展一系列学科活动,如模拟蜡烛及其燃烧、吸入与呼出气体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保鲜剂等,撰写研究报告,提升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